重慶事業單位備考交流群:920164875 | 歷年題庫 | 教材 | 備考課程
目標管理是由企業最高層領導制定一定時期內整個企業期望達到的總目標,然后由各部門和全體職工根據總目標的要求,制定各自的分目標,并積極主動地設法實現這些目標的管理方法。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被稱為“管理中的管理”。一方面強調完成目標,實現工作成果;另一方面重視人的作用,強調員工自主參與目標的制定、實施、控制、檢查和評價。
一、概念提出
目標管理亦稱“成果管理”,俗稱責任制。是指在企業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并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辦法。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 其名著《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德魯克認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二、指導思想
目標管理的指導思想是以管理心理學中的“ Y 理論” 為基礎的, 即認為在目標明確的條件下, 人們能夠對自己負責。其理論依據是心理學與組織行為學中的目標論。 即任何一個組織系統層層地制定目標并強調目標成果的評定, 都可以改進組織的工作效率和職工的滿意程度。
三、目的
目標管理的目的是通過目標的激勵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從而保證實現總目標。其核心就是明確和重視成果的評定, 提倡個人能力的自我提高, 其特征就是以目標作為各項管理活動的指南,并以實現目標的成果來評定其貢獻大小。
四、中心思想
目標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具體化展開的組織目標成為組織每個成員、 每個層次、 部門等的行為方向和激勵手段,同時以使其成為評價組織每個成員、 每個層次、 部門等的工作績效的標準, 從而使組織能夠有效運行。
五、基本內容
目標管理的基本內容是動員全體員工參加制定目標并保證目標實現, 即由組織中的上級與下級一起商定組織的共同目標,并把其具體化展開至組織各個部門,各個層次、各個成員。與組織內每個單位、 部門、 層次和成員的責任和成果相互密切聯系,在目標執行過程中要根據目標決定上下級責任范圍, 上級權限下放,下級實現自我管理。在成果評定過程中, 嚴格以這些目標作為評價和獎勵標準,實行自我評定和上級評定相結合。以此最終組織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全過程的、多層次的目標管理體系,提高上級領導能力,激發下級積極性,保證目標實現。
六、具體特點
特點:
1.員工參與管理:目標管理是員工參與管理的一種形式,由上下級共同商定,依次確定各種目標。
2.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目標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目標的實施,由目標責任者自我進行,通過自身監督與衡量,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以達到目標的實現。
3.強調自我評價:目標管理強調自我對工作中的成績、不足、錯誤進行對照總結,經常自檢自查,不斷提高效益。
4.重視成果:目標管理將評價重點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員工的實際貢獻大小如實地評價一個人,使評價更具有建設性。
七、目標管理的優勢與缺陷
優點: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暴露組織結構中的缺陷;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責任心;有利于更有效的控制。
缺點:目標制定較為困難;目標制定與分解中的員工參與費時、費力;目標成果的考核與獎懲難以完全一致;組織員工素質的差異影響目標管理方法的實施。
八、目標管理對目標的要求
目標要略高于執行者的能力水平,目標的數目不宜過多,目標要盡量具體化,要便于檢查和考核,目標要定量化。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重慶新公企事業單位招聘微信號(cqsydw),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