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663261430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1. 生產法
生產法的本質就在于它圍繞的就是價值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計算的是生產活動中市場價值的增值,公式為GDP=總產出-中間投入。總產出就是大家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市價,中間投入指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和使用的外購非固定資產物品和對外支付服務的市價之和。
例如,一個面包店生產了100元的面包,在做的過程中烤箱壞了,花了30元請人修好了烤箱(對外支付服務),同時買面粉、牛奶、雞蛋等原料(外購非固定資產的物品)花了20元,那么計入GDP的就是100-30-20=50元。
2. 收入法
收入法就是看市場中哪些人賺到了錢,各自賺了多少。計算的是整個生產過程中大家獲得的所有收入,包括勞動者的收入、政府的收入、企業的收入等。公式如下: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其中勞動者報酬最主要的就是薪資,生產稅凈額可以看作是政府在生產中拿到的收入,營業盈余可看作是生產單位(通常是企業)拿到的收入。
例如,面包店本月生產了價值1萬元的面包(這里是增值,已扣除原材料等成本),也就是貢獻了1萬元的GDP。其中付給面包師傅和售貨員的薪資是5000元(勞動者報酬),給政府繳了各種稅和費用600元,收到政府補貼100元,即生產稅凈額為500元,店面房屋以及攪拌器、烤箱等設備的折舊為1000元(固定資產折舊),最后的留給面包店的營業盈余就是10000-5000-500-1000=3500元。這靠生產創造出的1萬元的價值就如此分配給了生產中的各個環節,讓大家各自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收入。
3. 支出法
支出法就是看生產出的東西都去了哪里,各自賣了多少錢。計算的是大家為購買這些貨物與服務而付出的總支出。包括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對應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凈出口需求,公式如下:
GDP=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
(1)最終消費支出針對的是最終的產品和服務,中間產品是不計入其中的。假設面粉加工廠花了10元買了農戶手中的小麥,將其加工成面粉,而面包店花了25元向面粉加工廠買了這些面粉,然后用它們做成面包,最終以50元的價格把面包賣給顧客。這里面包就是最終的產品,顧客支付的50元應計入GDP中,而小麥、面粉都只是中間產品,面粉加工廠給農戶支付的10元和面包店給面粉加工廠支付的25元就不應計入GDP中,否則會產生重復計算。
(2)消費一定是和生產相關的。如果是二手交易,比如在閑魚上買的二手電器,還是二手書,這些消費都不包含生產的過程,而只是資產的轉移,不會計入GDP。
(3)資本形成總額分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
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的是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去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
例如,老張在一年內新買了一套300萬的新房,然后將自己原有的一套房子以100萬賣給了原來無房的老王。在這一年中,老張獲得了300萬的固定資產,處置了100萬的固定資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就是200萬;老王獲得了100萬的固定資產,無處置,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就是100萬。兩者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一共正好是300萬,也就是新房的價值。而二手房交易的100萬為資產轉移,在計算中被抵消。
②存貨增加指的是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存貨實物量變動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增加值,當期生產出來的存貨都記上,無論是成功賣出還是在倉庫里,都再減掉這部分。
(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指的是貨物和服務出口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的差額。因為GDP計算的是一個國家(地區)之內的生產價值,其中的一部分并非由本國居民或政府消費,而是由國外(地區外)的人買了去,這部分得算進來。
以上是GDP三種最主要的計算方法,在實際的統計和計算是相當復雜的。不同方法各有優劣,往往要互相結合。此外,由于一些產業的數據沒法全部獲取,還有一些經濟活動是政府管控之外的“黑市交易”,這部分也沒法完全統計到。因此GDP的計算是有誤差的,無法做到完全準確,但大致可以反映不同時期的前后變化。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