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663261430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 韓翃 《寒食》
譯文:
春天的長安城到處盛開著鮮花,飄散著柳絮。寒食節,春風吹拂著皇宮御花園里的楊柳,隨風擺動。日落時分,百姓無燈火,可權貴豪門的深宅卻飄出蠟燭的青煙。
下面針對常識考題中“寒食節”進行詳細介紹。
一、節日簡介
寒食節是在夏歷冬至后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二、節日緣由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干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鉆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里,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禁火節后來又轉化為寒食節,傳說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侯,分封群臣,獨介子推不愿受賞,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避山里,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于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三、節日別稱
禁煙節、冷節、百五節、禁火節
四、節日特色
寒食節還有“一百五”的別稱,這是由于寒食節時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寒食節最多時一個月不能動灶火,皇家派人專門監督。寒食期間只能食“寒具”,即馓子、環餅(近于焦圈)、粔粧(近于糖耳朵)之類。寒食對身體傷害太大,后壓縮成1天至3天。
五、節日習俗
寒食節時期有拜掃展墓、禁煙、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樹、秋千、賞花、斗雞、饋宴、詠詩等。賜宴、賞花、斗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鉆木取火、放風箏、斗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重慶事業單位備考資料:五福臨門
下一篇:重慶事業單位備考資料:唐宋八大家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