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663261430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一、思想基礎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隨著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并傳播,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也使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階級基礎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都相繼失敗。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于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促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三、組織基礎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毛澤東在湖南長沙、董必武在湖北武漢等地相繼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共產主義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四、成立經過
(1)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轉至浙江嘉興南湖)。參加大會的代表有13人(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也出席了大會。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黨的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綱領內容
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提出“中國共產黨”概念的是蔡和森,第一個提出“中華民族”的是梁啟超);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黨的組織方面的規定為,在全黨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等。
【解讀】對于黨的成立的相關知識點,多為識記性的考察方式。題型設置可簡單可復雜,總體來說,難度一般。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政治知識:黨史中的四種重要精神
下一篇:失業的類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