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949439669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外來物種
在生物學上,外來物種是指出現在其自然分布范圍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種物種、亞種或低級分類群,包括這些物種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體 。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生物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它有兩層意思,第一,物種必須是外來、非本土的;第二,該外來物種能在當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
入侵的渠道
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類活動把這些物種帶到了它們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因此,我們稱這些物種是"有害的",實際上對這些物種而言是不公平的,它們只是呆錯了地方,而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常常是人類的一些對生態環境安全不負責任的活動。
外來入侵物種問題的關鍵是人為問題,引種是指以人類為媒介,將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轉移到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地區。這種轉移可以是國家內的或國家間的。
引種可以被分為:有意引種和無意引種兩類。
有意引種是指人類有意實行的引種,將某個物種有目的地轉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這類引種可以是授權的或未經授權的)。
無意引種是指某個物種利用人類或人類傳送系統為媒介,擴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圍以外的地方,從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
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
外來物種入侵主要有幾個方面危害:
一個是造成農林產品、產值和品質的下降,增加了成本;
二是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特別是侵占了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造成本地物種死亡和瀕危;
三是對人畜健康和貿易造成影響。
據統計,我國至少發現188種入侵植物、81種入侵動物、19種入侵微生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我國發現了50種,對農業、林業、水利、畜牧業等造成嚴重危害。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僅以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為例,“十一五”期間年均發生面積1.7億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生態服務價值損失達1100億人民幣,其中危害最為嚴重的松材線蟲、美國白蛾等造成的林業年均損失高達110億人民幣。
除了經濟損失外,物種入侵也使得中國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任務更加艱巨。據調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公布的100種破壞力最強的外來入侵物種中,約有一半侵入了中國。與此相一致的是在《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列出的640種世界瀕危物種中,有156個均在中國。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