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949439669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說到中國古代的文學,首先應該提起的就是《詩經》,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的大量的創作方法,都成為了后世中國文學的基本原則。
《詩經》一共有305首,所以后世又常常將其稱作《詩三百》。從時代上看,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從地域上看,它主要產生于黃河流域,并且也有一部分長江和漢江流域的作品。
《詩經》共由三大部分所組成,即“風”、“雅”、“頌”。風詩主要是地方民歌,一共有十五國風,這里集中了《詩經》中大多數優秀的篇章。雅詩主要是官廷的歌曲,有大雅和小雅之分。而頌詩,是廟堂祭祀的歌曲,由商頌、魯頌和周頌三部分組成,它們主要是一種伴舞的祭歌。我們今天的詩歌是不需要合樂的,但是在上古時代詩、樂、舞這三者不分,詩歌一般是合樂的歌詞。《詩經》都是可以合樂的,可以供給人們演唱。
《詩經》中的很多內容都反映了當時的民生疾苦,在戰亂頻繁的時代,民生涂炭,人民受盡了苦難,《詩經》中就有不少描寫戰爭的詩歌,如《采薇》詩中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表現了戰爭的漫長以及離人的思念。又如《碩鼠》中反映了勞動者對剝削者的痛恨。形象地把剝削者比作又肥又大的老鼠,表現他們貪婪狡詐,從不考慮別人的死活,致使勞動者的生活舉步維艱。
《詩經》中賦、比、興的運用也開啟了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關于賦、比、興的意義,歷來說法眾多。簡言之,賦就是鋪陳直敘,即詩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鮮活生動。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個事物來作比喻,讀起來含義深遠,回味無窮。興則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詩歌的發端。賦、比、興三種手法,在詩歌創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創造了詩歌的藝術形象,抒發詩人的情感。
《詩經》在創作上首開了寫真的藝術風格,并以其樸素、真切的語言,生動刻畫和表現了當時背景下的人物與社會的特征,藝術地再現了社會的本質,為后世詩歌創作提供了藝術寫真的楷模與借鑒范式,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發展。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