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義】
適用于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特點】
1.發文權力的限制性
由于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項和法定事項,發文的權力被限制在高層行政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的范圍之內。具體說,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行政領導機關,某些法定機關,如稅務局、海關、鐵路局、人民銀行、檢察院、法院等,有制發公告的權力。其他地方行政機關,一般不能發布公告。黨團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不能發布公告。
2.題材的重大性
公告的題材,必須是能在國際國內產生一定影響的重要事項,或者依法必須向社會公布的法定事項。公告的內容莊重嚴肅,體現著國家權力部門的威嚴,既要能夠將有關信息和政策公諸于眾,又要考慮在國內國際可能產生的政治影響。一般性的決定、指示、通知的內容,都不能用公告的形式發布,因為它們很難具有全國和國際性的意義。
3.內容和傳播方式的新聞性
公告還有一定的新聞性特點。所謂新聞,就是對新近發生的、群眾關心的、應知而未知的事實的報道。公告的內容,都是新近的、群眾應知而未知的事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聞的特點。公告的發布形式也有新聞性特征,它一般不用紅頭文件的方式傳播,而是在報刊上公開刊登。
二、公告的基本類型
1.重要事項的公告
凡是用來宣布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人事、外交等方面需要告知全民的重要事項的,都屬此類公告。常見的有國家重要領導崗位的變動,領導人的出訪或其他重大活動,重要科技成果的公布,重要軍事行動等等。
2.法定事項的公告
依照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一些重要事情和主要環節必須以公告的方式向全民公布。
三、公告的寫法
(一)標題和成文日期
1.公告的標題和發文字號
公告的標題有四種不同的構成形式。
一是公文標題的常規形式,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組成。如《廣鐵集團關于2月18、19日部分廣深和諧號動車組加開的公告》。
二是省略事由的寫法,由發文機關+文種組成。如《國家稅務總局公告》、《對外經濟貿易部公告》。這是公告比較常用的標題形式。
三是省略發文機關,由事由+文種組成。如《關于查詢互聯網購票電子支付等問題的公告》。這種標題形式比較少見,只出現在特定網站的上,以區分出事由。上述公告出現在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的網站上,所以不會出現歧義。
四是只標文種《公告》二字。
公告一般不用公文的常規發文字號,而是在標題下文正中標示“第×號”。有些公告可以沒有發文字號。
2、公文的署名和成文日期
公告的署名和成文日期放在公告正文之后,右對齊。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二)公告的正文
1.開頭
開頭主要用來寫發布公告的緣由,包括根據、目的、意義等。但也有不寫公告緣由,一開頭就進入公告事項的。
2.主體
主體用來寫公告事項。因每篇公告的內容不同,主體的寫法因文而異。有時用貫通式寫法,有時需要分條列出??傊@部分要求條理清楚、用語準確、簡明莊重。
3.結語
一般用“特此公告”的格式化用語作結。不過,這不是惟一的選擇,有些公告的結尾專用一個自然段來寫執行要求,也有的公告既不寫執行要求,也不用“特此公告”的結語,事完文止,也不失為一種干凈利落的收束方式。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