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當,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類。除紅生和勾臉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臉,內行術語稱為“俊扮”,即扮相都是潔凈俊美的。
老生又稱“須生”、“正生”、“胡子生”。一般都是富有正義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掛“黑髯口”(黑胡子)為主。經典人物有:《賣馬》中的秦瓊、《坐樓殺惜》中的宋江、《定軍山》中的老將黃忠、《鎮潭州》中的岳飛等。
小生是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妝不戴胡須,扮相清秀、英俊。經典人物有:《西廂記》中的張生、《群英會》中的周瑜、《呂布與貂蟬》中的呂布、《穆柯寨》中的楊宗保等。
武生是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男子,經典人物有:《長坂坡》中的趙云、《戰冀州》中的馬超、《十字坡》中的武松、《夜奔》中的林沖等。猴戲中的孫悟空一般由勾臉武生扮演。
紅生,指勾紅臉的老生,主要扮演關羽、趙匡胤等角色,娃娃生是戲中專門扮演兒童的角色。
2. 旦行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武旦、老旦等專行。
正旦,俗稱“青衣”,主要扮演莊重的青年、中年婦女,表演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念韻白,唱功繁重。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三擊掌》中的王寶釧、《二進宮》中的李艷妃等。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人物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動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說白為主。如《西廂記》中的紅娘、《烏龍院》中的閻惜姣等。
刀馬旦,大都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較重唱、做和舞蹈。如《戰金山》中的梁紅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武旦,扮演擅長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著重武打,不重唱念。如《打焦贊》中的楊排風、《武松打店》中的孫二娘等。
老旦,是專門扮演老年婦女角色的行當。如《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等。
花衫,是上世紀20年代以后,綜合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藝術特點,發展而成的新的旦角類型。如《霸王別姬》中的虞姬、《漢明妃》中的王昭君、《鎖麟囊》中的薛湘靈、《紅樓二尤》中的尤三姐等。
3. 凈行
凈,又稱“花臉”、“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質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點的男性人物。面部勾畫臉譜。凈行分為正凈、副凈和武凈三類。
正凈,俗稱“大花臉”。因以唱功為主,又稱“唱功花臉”。正凈扮演的人物多是性格剛正的正面角色,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鍘美案》中的包拯等。
副凈,俗稱“二花臉”。因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功為主,故又稱“架子花臉”、“架子花”。扮演的多是性格粗豪爽直的人物,如張飛、盂良、焦贊、牛皋、李逵、竇爾墩、曹操等。
武凈,俗稱“武花臉”、“武二花”。經典人物有《挑滑車》中的黑風利等。
4. 丑行
丑行,俗稱“小花臉”。因化妝時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故而以“丑”為名。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陰險狡詐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丑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
京劇中的各類詼諧人物均由文丑扮演。如《群英會》中的蔣干。武丑,俗稱“開口跳”,扮演擅長武藝、性格機警、語言幽默的男性人物。如《三岔口》中的劉利華、《雁翎甲》中的時遷等。
說回京劇《霸王別姬》,是藝術大師梅蘭芳創作的新戲,虞姬屬于花衫,而西楚霸王卻有“花臉霸王”和“武生霸王”之分。與梅蘭芳合演這出戲的京劇大師楊小樓,便是“武生霸王”。
二、京劇的表演手法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的是唱腔、唱功。京劇的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長于抒情、敘事、說理、狀物。二黃是一種較舒緩、深沉的曲調,適合表現憂郁、哀傷的情緒。不同演員在表演時唱腔也有不同,因此發展出不同的流派。如四大名旦中,梅蘭芳的梅派唱腔婉轉嫵媚,雍容華貴,尚小云的唱腔以剛勁著稱;程硯秋的程派講究音韻,注重四聲;荀慧生的荀派則是將河北梆子唱腔唱法融入京劇中。
“念”,即念白,以一種介于讀與唱之間的音調將語言戲劇化、音樂化,可分為兩大類,即韻白和散白,韻白其字音、聲調的高低起伏與抑揚頓挫更為夸張,距離日常生活語言較遠,散白則較為靠近日常生活言語。
“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則是傳統武術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場面的高度藝術提煉。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