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法中,我們通常將人身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考試中常出現的一種題目就是讓考生在眾多具體的權利中分析哪些是人格權哪些是身份權。
人格權是指民事權利平等享有的,經法律認可、以人格利益為客體,作為民事權利義務主體應當具備的基本權利。主要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身份權是基于某種特定地位和資格而享有的權利,因此,必須以該特定地位和資格作為前提。主要包括:配偶權、親權、榮譽權。
要區分哪些是人格權哪些是身份權考生往往需要背誦大量的具體分類,在區分時往往容易出錯,在此筆者給廣大考生提供一個記憶的好方法。大家只需記著人格權是人人都有且人人平等的,而身份權并非人人都有必須基于特定身份或者特定貢獻才有。由此出發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記憶和區分了。
考點二:侵犯肖像權的判定
肖像權是對自己肖像享有再現、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的權利。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以營利為目的使用、未經本人允許。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構成侵犯肖像權。
例如:下來屬于侵犯肖像權的是( )
A.為了尋找失散親友而在報紙上刊登出的尋人啟示中使用的被尋人的照片
B.為追捕逃犯而在通緝令上所使用的逃犯照片
C.因新聞報道需要而使用他人的照片
D.未經同意將獲得福利彩票特等獎的獲獎者照片用于廣告宣傳
本題中,ABC選項雖都未經本人同意,但是并未以營利為目的,因此都不構成侵犯肖像權。而D項中既未經本人同意又用于廣告宣傳,構成侵犯肖像權。因此,答案為D。
考點三:名譽權與隱私權的區分
很多考生面臨考題中侵犯名譽權和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不知如何下手區分,甚至很多考生在做題時“憑感覺”,這樣下來正確率自然不高。在此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區分名譽權和隱私權的方法,就是觀察考題中侵權人所作出的行為和說出的話是真實情況還是虛假情況,如果侵權人所作出的行為和說出的話反映的是被侵權人的真實情況,那么侵犯的就是對方的隱私權。反之,如果是虛假情況,那么侵犯的就是對方的名譽權。
例如:某醫院舉辦性病專題活動,公開使用患者趙某的相片等資料作為例子,雖然遮住了眼睛,但仍然有人認出是趙某。如果醫院并未事先征求趙某的同意,那么醫院的行為侵犯了趙某的( )。
A.名譽權 B.隱私權 C.生命權 D.肖像權
本題中,醫院作為侵權人,公開了趙某患病的事實,反映的是趙某患病的真實情況,因此侵犯的是對方的隱私權。而醫院開展的是專題活動,并非以營利為目的,因此不構成侵犯肖像權。因此,本題答案為B。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