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識別區,指的是一國基于空防需要,單方面所劃定的空域。2013年,中國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在中國東海設立了東海防空識別區,東海防空識別區囊括了整個東海以及黃海部分地區,這個決策讓“防空識別區”這個概念深入人心。
防空識別區簡介
通常情況下,以該國的戰略預警機和預警雷達所能覆蓋的最遠端作為“防空識別區”的界限,它比領空和專屬經濟區的范圍要大得多,根本不屬于國際法中的主權范疇。
一般來說,設置“防空識別區”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國籍不明的飛機侵犯主權國領空,提示或警告進入“防空識別區”的他國軍機不要誤入或闖入主權國領空。防空識別區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太平洋總部制定,用于規范美國及其盟國之間的對空防御作戰,此種劃界只針對美國的盟國,非盟國則未劃界。
防空識別區是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完全是一國的單方面行為。從防空識別區的設立區域來看。通常以一國領海基線為基準,達到雷達探測的最大距離,一般要大于專屬經濟區范圍。據統計,防空識別區外沿可以從領海基線向外延伸幾十至數百海里不等。防空識別區在有些地方從海岸線向外延伸至200海里。而大西洋上加拿大的防空識別區向外延伸的最大距離有時達到離海岸線250海里。
防空識別區處置原則
對于進入防空識別區的航空目標,國際上有通行的處置原則。一旦發現對方目標進入防空識別區。設立防空識別區一方識別目標后,在實施G波道廣播同時通報軍事最高當局情況。并加強雷達監控。同時立即提高防空導彈的警戒狀態。命令空中待戰的飛機前往這一區域。或者令地面戰斗機做好攔截準備。通過對目標航向、機型、速度、姿態和以往情報的進一步掌握,判斷目標有無敵意。若無敵意,監視后將目標驅趕至防空識別區外;若有敵意,使用防空導彈或者戰斗機將其擊落。
國際法認為,一國對飛行器的定位、監視和管制,是在飛行器進入該國防空識別區之后,而并非之前。通常情況下,飛行器進入一國的防空識別區。需要向該國報告飛行計劃等。該國也可以采取某種方式,如起飛戰斗機,監視飛行器,但直到飛行器進入該國領空前。無權對飛行器采取迫降、擊落等措施。否則將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防空識別區和領空的區別
前面說過,中國之所以設計東海防空識別區目的就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這個功能其實“國家領空”也具備,于是很多人都覺得“防空識別區”和“國家領空”是不是也一樣,是一個國家的主權,其實不是這樣的,從本質上來件,“防空識別區”和“國家領空”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防空識別區并不等同于領空,而是領空之外的國際空域,任何國家的飛行器都可以飛越。也就是說,就算進入防空識別區內的飛行器沒有經過事先通報,目標方也只能采取貼近監視或伴飛等監管措施,除非該飛行器做出威脅舉動或有闖入領空的意圖,否則無權對其采取驅離、攔截、迫降等行動,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發射武器將其擊落。
刷題鞏固
01、(2017重慶)防空識別區指的是一國基于空防需要,單方面所劃定的空域。下列關于防空識別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設立的目的在于為軍方及早發現、識別和實施空軍攔截行動提供條件
B.最初用于規范美國及其盟國之間的對空防御作戰
C.通常情況下,一國防空識別區范圍大于該國領空范圍
D.2013年中國宣布在南海設立防空識別區
【解析】D。本題考查國情社情。
A項正確,二戰后,隨著空中作戰力量的發展,各國傳統的防空體系面臨較大威脅。如果還按照對方目標逼近本國領空才出動戰機攔截,時間不充裕,根本無法保證成功攔截。為了軍方及早發現、識別和實施空軍攔截行為提供條件,防控識別區應運而生。
B項正確,防空識別區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太平洋總部制定,用于規范美國及其盟國之間的對空防御作戰,此種劃界只針對美國的盟國,非盟國則未劃界。
C項正確,防空識別區劃定了本國領空之外的公共區域(公空),是相對領空而擴大的預警空間。
D項錯誤,2013年11月,中國宣布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覆蓋大部分東海海域,要求在區域內航行的航空器得向中國通報飛行計劃,對不配合識別或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采取防御性緊急處置措施”。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