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一切勞動產品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價值。
貨幣
貨幣是在長期交換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貨幣有五種職能,即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剩余價值
在價值增殖過程中,雇傭工人的勞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用于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勞動,用于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剩余勞動是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生產的,并被資本家補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
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
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的剩余價值??s短必要勞動時間是通過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實現的。
超額剩余價值是指企業由于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是對生產和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是指依靠市場手段對資源進行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
第一,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不是劃分社會制度的標志,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不等于資本主義。
第二,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各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社會主義實行市場經濟要把兩者結合起來。
第三,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屬性,可以和不同的社會制度結合,但它和不同社會制度結合具有不同的性質。
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公司制度為核心,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
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
市場體系包括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
商品市場包括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
要素市場包括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等。
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基尼系數和恩格爾系數
基尼系數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基尼系數的數值在 0-1 之間。等于0 說明收入分配絕對平均;0-0.2 收入高度平均;0.2-0.3 收入比較平均;0.3-0.4 相對合理;0.4-0.5 收入差距較大;0.6-1 收入差距懸殊;等于 1 說明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
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 59%以上為貧困;在50%~59%之間為溫飽;在 40%~50%之間為小康;在 30%~40%之間為富裕;低于 30%為最富裕。
總供給和總需求
如果總需求大于總供給,表明需求過度,會引起資源短缺、通貨膨脹、經濟增長過快,政府宏觀調控可以從擴大供給與抑制需求兩方面進行。
如果總需求小于總供給,表明需求不足,會導致生產過剩、市場疲軟、資源閑置、失業增加,政府宏觀調控可以從減少供給與刺激需求兩方面進行。
自然失業率
1.失業的類型
①摩擦性失業:是勞動者在正常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失業。
?、诮Y構性失業:指因經濟結構的變化、產業興衰而造成的失業。
?、奂竟澬允I:由于季節變化而產生的失業。
?、苤芷谛允I:指在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階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2.自然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又稱正常失業率,即自然失業與勞動力的比率。自然失業主要包括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
當實際失業率等于自然失業率時的社會就業狀況叫做充分就業。在這種狀態下,國家處于長期均衡狀態,所有經濟資源均得到充分利用。
財政政策的運用
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
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
在經濟蕭條時,采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要減少稅收和增加政府支出;在經濟過熱時,采用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要增加稅收和減少政府支出。
貨幣政策的運用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于存款所必須保持的準備金的比例。
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緊縮貨幣供給,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以擴張貨幣供給。
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將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預扣利率。
對于中央銀行而言,再貼現是買進票據,讓渡資金;對商業銀行而言,再貼現是賣出票據,獲得資金。
利率又稱利息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在我國,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對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在經濟蕭條時,采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應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再貼現率,買入債券,降低利率。
在經濟過熱時,采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應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賣出債券,提高利率。
需求
國民經濟“三駕馬車”是指投資、消費和出口,它們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投資和消費合稱為內需,出口稱為外需。
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相關商品(互補品、替代品)的價格、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者對該商品的價格預期等。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或服務的需求量與價格的變化成反比關系。價格高則需求量少,價格低則需求量大。
供給
一種商品的供給數量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生產的成本、生產的技術水平、相關商品(互補品、替代品)的價格和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著商品價格的下降而減少。
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
當需求大于供給時,價格上升;當需求小于供給時,價格下降。如果需求等于供給,市場就處于均衡狀態,達到供求平衡,此時所確定的價格即為均衡價格,所確定的產量即為均衡產量。
買方市場是指供給大于需求、商品價格有下降趨勢,買方在交易上處于有利地位的市場趨勢。
賣方市場是指供給小于需求、商品價格有上漲趨勢,賣方在交易上處于有利地位的市場。
市場類型
1.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是指競爭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一種市場結構。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時,資源配置會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2.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是指一個市場中有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產品,是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市場結構。
3.寡頭壟斷市場
寡頭壟斷市場又稱為寡頭市場,它是指少數幾家廠商控制整個市場的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種市場組織。
4.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市場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唯一的一個廠商的市場組織。
刷題鞏固
01、以下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中,解釋錯誤的是( )
A.國內生產總值是在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B.國民生產總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國擁有的生產要素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
C.國民收入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也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價值,而只計算凈產值
D.社會總產值既計算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也計算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
【解析】D。本題考查經濟常識。
A項正確,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是一個地域概念。
B項正確,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既包括在國內生產的最終產品,也包括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是一個國民概念。
C項正確,國民收入(NI)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扣除用于補償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的余額。因此國民收入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也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價值,而只計算凈產值。
D項錯誤,社會總產值只計算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物質產品的價值總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不計其中。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