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緊急避險: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
|
正當防衛 |
緊急避險 |
起因條件 |
須有不法侵害(通常是人實施) |
須有需避免的危險(包括人的行為,自然災害等) |
時間條件 |
不法侵害/危險正在進行時 |
/ |
對象條件 |
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 |
第三者的合法權益 |
目的條件 |
必須出于保護合法利益的目的 |
/ |
限度條件 |
保護的利益≥損害的利益 |
保護的利益>損害的利益 |
限制條件 |
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 |
必須是迫不得已——即危險發生時,除了損害第三者合法權益外,無他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
特別限制 |
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有特殊規定的人 |
/ |
過當 |
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
/ |
刷題練習
1、下列選項中,哪一行為構成正當防衛?( )
A.甲到商場購物時將自己的汽車停在商場門口,買東西時發現乙打碎車窗玻璃,在偷車內的東西,于是上前將以抓住,并趁乙不注意將其打暈,送往派出所
B.甲持槍闖進某單位的財務室,逼著財務室工作人員乙打開保險柜,在甲讓乙往口袋裝錢時,乙的同事進來趁甲不注意將其砸成重傷
C.甲對乙心存怨恨,故意辱罵乙,乙氣急要動手打甲,甲拿起準備好的棍子將乙手臂打傷
D.甲在大街上打電話,被乙搶走了手機,甲追趕乙未果。第二天在大街上發現了乙,于是偷偷在其背后將其打倒搶走了乙身上的財物
【解析】B。本題考查法律常識。正當防衛,是指保護合法權益,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行為,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A選項,甲是在乙被抓住后,“不法侵害已停止”時再將其打暈的,所以不是正當防衛。C選項,甲是“故意辱罵乙”,誘導乙打自己,不是為“保護合法權益,制止不法侵害”,所以也不是正當防衛。D選項,甲是在被搶手機后“第二天”而并非在不法侵害進行中將乙打暈,所以也不是正當防衛。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選項。
2、李某為公司倉庫保管員。某日,兩歹徒為逼李某交出倉庫鑰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傷,無奈之中李某搶了路邊正在停車的黃某的摩托車逃走。李某搶走摩托車的行為( )。
A.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他人車輛,屬于搶劫行為,侵犯他人利益
B.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他人車輛,屬于盜竊行為,侵犯他人利益
C.不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摩托車屬于正當防衛,保護了公司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D.不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摩托車屬于緊急避險,損害了他人合法權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權益
【解析】D。本題考查法律常識。根據《刑法》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害,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本題中李某的職務只是倉庫保管員,沒有與歹徒搏斗的義務,為了保全公司的公共利益和個人人身安全,搶走摩托車逃走的行為完全符合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選項。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