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說課
說課是說課者在備課基礎上,以口頭表述為主要形式面對同行、講師,系統而概括地解說自己對具體課程的理解,闡述自己的教學觀點,表述自己具體執教某課題的教學設想、策略以及組織教學的理論依據等,然后由大家進行評說。說課活動由兩部分組成,依次為解說和評說。重點在解說,它要闡明的問題是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要這樣教及其理論依據。評說則是針對解說而進行的評議、交流和研討。
由于說課的目的不同,說課可以是課前說,也可以是課后說。前者主要關注教學設計中的思想方法、策略手段,后者主要關注教學設計所引起的教學效果,并對其原因加以探討和反思。面試中的說課則以前者為主。
(二)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系
1.說課與備課的關系
(1)相同點
主要內容相同,說課與備課的教學內容都是相同的。
主要任務相同,都是課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學習課程標準,吃透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設計教學過程。
(2)不同點
概念內涵不同。說課屬于教研活動,研究問題要比備課更深入;備課的主要任務是設計教學任務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驟,屬于教學活動。
對象不同。說課是面對其他教師,說明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備課;而備課是要把結果展示給學生,即面對學生去上課。
目的不同。說課是幫助教師認識備課規律,提高備課能力;而備課則面向學生,它能促使教師搞好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益。
活動形式不同。說課是一種集體進行的動態的教學備課活動;而備課是教師個體進行的靜態的教學活動。
基本要求不同。說課教師不僅要說出每一具體內容的教學設計,做什么,怎么做,而且還要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做,即說出設計的依據是什么。而備課的特點是在于實用,強調教學活動的安排,只需要寫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2.說課與上課的共同之處
說課是對課堂教學方案的探究說明,上課是對教學方案的課堂實施,兩者都圍繞著同一個教學課題,從中都可以展示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都能反映教師語言、教態、板書等教學基本功。一般來說,從教師說課的表現可以預見教師上課的神情。從說課的成功,可以預見其上課的成功。說好課可為上好課服務。因為說課說出了教學方案設計及其理論依據,使上課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避免了盲目性、隨意性。而上課實踐經驗的積累,又為提高說課水平奠定了基礎。這些反映了說課與上課的共性和聯系。
3.說課與上課之間的區別
要求不同。上課主要解決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說課則不僅解決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而且還要說出“為什么這樣教”的問題。
對象不同。上課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間的雙邊教學活動;說課是課堂外教師同行間的教研活動。上課的對象是學生,說課的對象是具有一定教學研究水平的領導和同行。由于對象不同,因此說課比上課更具有靈活性,它不受空間限制,不受教學進度的影響,不會干擾正常的教學;同時,說課不受教材、年級的限制,也不受人員的限制,大可到學校,小可到教研組。
評價標準不同。上課的評價標準雖也看重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案的實施能力,但更看重課堂教學的效果,看重學生實際接受新知、發展智能的情況;說課重在評價教師掌握教材、設計教學方案、應用教學理論以及展示教學基本功等方面。一般認為,說課水平與上課水平具有正相關關系,但也有例外,即某些教師說課表現不差,但實際課堂教學卻不理想。一個重要原因是上課比說課多了一個不易駕馭的學生因素。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灌輸的聽眾,而是隨時參與并作用于教學活動全過程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自覺、能動地發揮調動學生積極性,機智處理教與學中的矛盾,有效控制教學進程等方面的才能,而說課則往往涉及不到這些方面。
說課是介于備課和上課之間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對于備課是一種深化和檢驗,能使備課理性化,對于上課是一種更為嚴密的科學準備。
二、說課類型
1.研究型
這種類型的說課最便于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通常由組織者根據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一個主題,通過活動尋求解決的辦法。這是大面積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課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也是目前提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
2.示范型
示范型說課主要是選擇教學業績好、教學技藝相對高的教師進行示范。然后通過評論、討論使所有參與者從中受益。此種形式對于培養青年教師極為有效。
3.競賽型
為了培養、發現、選拔學科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常通過競賽形式開展此活動。該項活動要求教師在規定時間內按指定的教學內容準備好“說案”,然后又按規定時間進行說課。之后由評委按事先制訂的評分細則對參賽教師進行量化評分,評出不同名次予以獎勵。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