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的大腦中儲存了很多記憶,開心的、難過的、感動的、興奮的……它們都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那么,關于記憶,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老師撰寫這篇文章帶你來學習記憶的分類和基本過程。
記憶是指在頭腦中積累和保持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從信息加工的觀點看,記憶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一)記憶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可以分不同的類型。
1.按記憶的內容分類,記憶可分為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形象記憶是以感知過的客觀事物在頭腦中再現的具體形象為內容的記憶;語詞邏輯記憶又稱語義記憶,是指以概念,公式、理論、推理等為內容的記憶;情緒記憶以過去體驗的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運動記憶又稱操作記憶,是對過去做過的運動或操作動作的記憶,如開車、游泳都是運動記憶。
2.按記憶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時間的長短分類,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的信息在感覺系統存留時間僅有0.25~2秒鐘、具有解明的形象性;短時記憶是瞬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信息在頭腦中存留5秒鐘~2分鐘,信息儲存量有限;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深入加工在頭腦中長期儲存的記憶,長時記憶的內容是個體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甚至終生。
3.根據記憶時空關系的方式分類,分為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情景記憶是指人們根據時空關系對某個事件的記憶;語義記憶是指人們對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與特殊的地點、時間無關。
4.根據記憶獲得的方式分類,分為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兩種。陳述性記憶是指對有關事實和事件的記憶,它可以通過語言傳授而一次性獲得;程序性記憶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記憶,包括對知覺技能、認知技能和運動技能的記憶。
(二)記憶的基本過程
1.識記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感知與識別而獲得事物的信息和編碼,并在頭腦中留下映象的過程。識記是記憶的開端,是保持的前提。
2.保持指識記過的材料(經驗)和獲得的信息在頭腦中得到儲存和鞏固的過程。它是實現再認和再現的重要保證。
3.再認和再現(回憶)都是對長時記憶所儲存的信息提取的過程。再認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重新出現時能夠識別出來的心理過程。再現是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主體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大腦里重新出現的過程。通常是能夠回憶的內容都可以再認,而可以再認的內容不一定能夠同憶。
以上就是關于記憶的內容,在我們事業單位的考試中出現的幾率也比較少,需要大家進行了解,希望對考生的學習有所幫助。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