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是心理學與醫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新學科,是研究人體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轉化的規律,也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體健康和疾病及相互轉化過程中所起作用的規律。
那么為什么要開設這一門學科呢?對醫學生存在哪些幫助呢,這也就是我們接下來需要學習的內容:開設醫學心理學課程的主要目的。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醫學生的整體醫學觀;
2.掌握一些醫學心理學研究和實踐方法;
3.掌握應對和處理個人可能出現的人生難題的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醫學心理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的變化。首先是自然哲學醫學模式,東方以我國的《黃帝內經》為代表,用整體論的觀點闡明有關病理、診斷、預防、治療等醫學上的一切問題;其次是生物醫學模式,但是這種模式把醫學還原到人體細胞分子基因水平、忽視了外界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和心理因素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使臨床上—些疑難雜癥的慢性病人難以獲得理想的治存效果;還有就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美國教授恩格爾在《科學》雜志上最先提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這一概念,說明單從生物學的角度難以解釋清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由此可見,單純從生物學角度對健康下定義是不夠的。與疾病相應的健康的概念應該是:無器質性或功能性的異常;無主觀不適感覺;無社會(第三者)公認的不健行為。
這三條說明健康不僅包括身心兩方面健康,還要在社會上表現人的健康行為,例如道德品質處于良好的狀態。酗酒、吸毒、虐待兒童都喪失道德,得不到社會承認。
那么對于這節的知識點,希望大家掌握,在考試中不丟分。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