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異常心理的定義:
個體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發生異常改變,大腦的結構或功能失調;或是指人對客觀現實反映的紊亂和歪曲。其既反映個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異常,也反映為社會人際關系和個人生活上的適應障礙。
2.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判別
(1)常識性區分:如出現以下幾種問題,可考慮為心理異常:出現離奇怪異的言談、思想和行為;呈現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自身社會功能不完整;影響他人的社會生活時。
(2)心理學的區分: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
(3)心理異常的判斷標準:
①內省經驗標準:一是指病人的主觀體驗,病人自己覺得有焦慮、抑郁或沒有明顯原因的不舒適感,或自己不能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行為時,主動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幫助。二是從觀察者而言,觀察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心理正常還是異常的主觀判斷,其標準因人而異,不同的觀察者有各自評定行為的常模。但大多數結果一致。
②統計學標準:在普通人群中,對人們的心理特征進行測量的結果往往顯示正態分布,居中的大多數人屬于心理正常,而遠離中間的兩端被視為異常。
③生物學標準
④社會適應標準
(4)國內心理異常由輕到重分類:輕度心理障礙、嚴重心理障礙、心理生理障礙、軀體器質性病變伴發的心理障礙、人格障礙、行為問題和不良的行為習慣、特殊條件下產生的心理障礙。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