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有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以人為中心療法。但是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常常考察行為療法。最常考的三種方法如下:
(1)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名對抗條件療法、交互抑制法等。這一療法是南非心理學家沃帕于1958年從治療動物實驗性神經癥獲得成功而創立的。
其實施的程序是:
①制定焦慮等級值——根據引起癥狀的體驗與生理多導記錄儀或生物反饋治療儀的監測數據綜合判斷,將引起癥狀的相應情緒由弱到強排序。如恐蛇癥者的恐懼情緒是0?4級,相應的情緒是安靜、看到蛇字、聽到談論蛇、見到真蛇、觸及真蛇。
②放松訓練——學會使自身保持輕松。
③脫敏治療——根據兩種相反的情緒或行為不能同時并存,且可相互抵消的交互抑制論點,學習用放松的心身狀態去克服恐懼、焦慮。關鍵是由輕到重、有順序(系統)地進行。在門診做完脫敏后,還要帶到實地去進行脫敏。
(2)沖擊療法:又名滿灌法。它與脫敏法雖都是將患者置于(暴露于)他所懼怕的情境中,但前者是采取緩和的、逐步消除恐懼的方法,而本療法是治療開始即將患者處于他最怕的情境中,如果并沒有真正可怕的事情發生,那么緊張、焦慮不安便會明顯減輕。
(3)厭惡療法:是將令患者厭惡的刺激與對患者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結合形成條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對患者的吸引力,使癥狀消退。例如在酒中加入戒酒藥,使酗酒者飲用后痛苦地惡心嘔吐,抵消了飲酒的欣快感,促進戒酒。
常用的厭惡刺激有電擊法、橡皮筋法、氨水法、阿撲嗎啡法、厭惡想象法等。由于此法是給患者帶來不愉快的體驗,甚至是痛苦,因而應將此療法作為其他療法無效后的選擇。應用前要征得患者同意及配合。
通過以上的分享,相信同學們如果遇到看到有關心理治療的考點時,就不會被題目表象所迷惑,從而給出準確的診斷。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