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疾病的折磨,病人需要治療及康復護理,應該從其他社會角色轉換到病人角色,在角色轉換過程中,有角色適應和角色適應不良兩種類型。
角色適應是指病人的心理行為和病人角色的要求基本符合,例如,客觀面對現實,承認自己患病,積極尋求醫護幫助,遵守醫囑,采取積極的措施恢復健康等。
如果病人不能順利地完成病人角色轉換則為角色適應不良。角色適應不良是考試特別喜歡考的點,所以我們下面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病人角色適應不良的幾種常見類型。
1.角色行為缺如 指的是病人不能進入病人角色。雖然有醫生的明確診斷,但病人不承認自己患病,認為醫生的診斷有誤,或者否認病情的嚴重程度。例如,某些癌癥病人否認疾病的存在而拒絕接受治療或采取等待、觀望的態度等。這可能由于病人使用了“否認”的心理防御機制,以減輕心理壓力;也可能因為患病狀態會影響入學、就業、婚姻等問題,涉及個人利益,導致病人不愿意接受病人角色。
2.角色行為沖突 在適應病人角色過程中,病人不能從平常的社會角色進入病人角色,其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期望,引起病人心理沖突,使病人焦慮不安、憤怒、悲傷甚至恐懼,發生行為矛盾。例如,患病的母親因要照顧幼子而不愿住院接受治療,造成母親角色與病人角色的沖突。原有社會角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及病人的個性特征影響心理沖突的激烈程度。
3.角色行為減退 病人適應病人角色后,由于某些原因,又重新承擔本應免除的社會角色的責任。例如,某些需要繼續治療的慢性病病人因為家庭經濟拮據,中斷治療去工作,賺錢補貼家用。
4.角色行為強化 多見于病人角色向正常社會角色轉換時,雖然病情已漸好轉,但病人“安于”病人角色,對自己承擔正常社會角色的能力缺乏信心,有退縮和依賴心理。
5.角色行為異常 多見于患不治之癥或慢性病長期住院治療的病人。病人無法承受患病的壓力和挫折,感到悲觀、絕望導致行為異常,表現為拒絕治療,甚至有自殺行為,或者對醫護人員表現出攻擊性行為
病人的角色適應不良經常是給出案例然后讓判斷是哪種類型,以上是對病人角色適應不良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