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常識一直是考試中的重點考察對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唐朝簡史,根據考情,和出題頻率,總結如下,希望能給考生提供幫助。
一、李淵開國
唐高祖李淵隋朝末年,由于隋煬帝的失道離德和出征高句麗失敗,農民起義在各地興起(參看隋末農民戰爭)。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領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殺。同年五月,李淵逼恭帝禪讓,自己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長安。而后,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為齊王。唐朝建立后,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戰有功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自動退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
二、貞觀之治
太宗時期將將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為勢力范圍,唐朝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內政方面承繼了宰相制,發展完善和確立了后世運用的三省六部和科舉選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他不計出身,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干的大臣,不論降將或建成舊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計前嫌,而且事事也聽從魏征的勸練。這時期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繁榮,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政要》成為日本和朝鮮的帝王教科書,亦為后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
三、開元之治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讓位于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又稱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這段史稱“韋后之亂”的混亂政局。同年改元開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農業上發明了曲轅犁和筒車,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國力迅速上升,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后,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