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價值是馬克思在馬政經部分的最重要的核心理論,在考試中也多有所涉及。我們首先通過一道題目來感受下這部分的考核。
例:在一工廠中,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是每月100元,工人給資本家創造的剩余價值是200元,請問剩余價值率是( )。
A.50% B.70% C.100% D200%
這道題大部分同學拿到題目直接開始套公式去計算,但是如果各位考生對剩余價值率非常清楚的話,這道題的答案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那我們來首先來學習剩余價值率的定義。
商品價值包括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剩余價值m,由于剩余價值是可變資本變動的結果,因此要表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必須抽去不變資本,只考察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就是剩余價值率。用m′表示剩余價值率,則m′=m∕v。
我們來假設幾種情況:
情況一:資本家付給工人100元工資,這是可變資本V。工人給資本家創造200元剩余價值,這是剩余價值M。這時候剩余價值率m′=m∕v,就等于200∕100=200%。這時候資本家對于工人是200%的剝削。
情況二:資本家付給工人100元工資,這是可變資本V。工人給資本家創造100元剩余價值,這是剩余價值M。這時候剩余價值率m′=m∕v,就等于100∕100=100%。這時候資本家對于工人是100%的剝削。這時候相當于資本家賺的錢全部給了工人,這是不可能的。
情況三:資本家付給工人200元工資,這是可變資本V。工人給資本家創造100元剩余價值,這是剩余價值M。這時候剩余價值率m′=m∕v,就等于100∕200=50%。這時候資本家對于工人是50%的剝削。這時候相當于資本家不賺錢反而倒貼錢給工人,這是更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剩余價值率的數值一定要大于100%才符合現實情況。所以咱們開始時候給大家展現的那道例題,答案也是一目了然的,只有D選項大于100%,其余四個都小于或者等于100%,所以正確選項是D選項。
說完剩余價值率,我們在學習另外一個相關概念——利潤率。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同樣條件下是利潤率大還是剩余價值率大?要回答這個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回到利潤率的概念上。
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就叫利潤率。用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利潤率p’=m/C=m/c+v
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是利潤率大還是剩余價值率大?我們對比m′=m∕v和p’=m/c+v,我們發現兩者分子都是一樣都是m,而m′的分母是v,p’的分母c+v,無論何種情況,c+v永遠大于v,也就意味著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數越小,也就是說同種條件下剩余價值率肯定是大于利潤率的。
總結說來,這部分知識點大家掌握三點:第一、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可變資本,也就是m′=m∕v;而利潤率=剩余價值∕可變資本+不變資本,也就是p’=m/c+v。第二、剩余價值率的數值一定要大于100%。第三、同種條件下,剩余價值率大于利潤率。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