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是公共基礎知識中占比較大的部分,且近年來有考試比重加大的趨勢。如何在復雜浩瀚的時政文件中準確定位考點是很多考生頭疼的問題。時政考察主要有三大部分,政府文件、習近平講話和時政新聞。今天我們以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為例看相關新聞如何備考。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大會召開的背景知識。2015年3月28日,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2019年5月份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紀錄片是《亞洲文明之光》,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主題曲是《我們的亞細亞》。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標志考察相對較少一些,大會標志是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劉波教授及其團隊設計完成,圖形部分主體形態由牡丹花衍生而來,按照亞洲地理位置的六個分區將標志設計成六瓣互動的花瓣狀圖形,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顏色體現了亞洲各國國旗的色彩,也象征亞洲文明的絢麗多彩。圖形中間嵌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英文縮寫為CDAC。這些知識可作為時政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時政考點也可作為常識考點作為補充。
其次考生需要識記會議召開的相關新聞,如召開的地點、時間、主題、領導人講話標題等。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時間是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主旨演講。
最后深度剖析領導人講話的文稿進而從中梳理思路以便備考。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主旨演講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回顧亞洲過去的輝煌成就、展望現在亞洲人民的共同需求、奠定亞洲共同體的是文化,故中國提出四點倡議以及中華文明之特色。
最開始講述亞洲之輝煌成就,如世界三分之一的陸地上居住著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文明成果諸多,此處在講話原稿中出現了一些文化作品,需要重點識記,這些可以作為文史常識考察,如關于《詩經》的一些了解、玻璃、文字等的考察。
亞洲如此悠久的歷史應當增強文化自信,亞洲人民的今天期待一個更好的亞洲。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和平安寧的亞洲;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共同繁榮的亞洲;亞洲人民期待一個開放融通的亞洲。
有了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如何構建其人文基礎?第一,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第三,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第四,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最后強調中華文化的意義與價值。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氣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