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考試中,對于近代史的考察也會有所涉及,部分近代史知識內容較多,學員學習起來容易混淆知識點,導致知識記憶發生錯誤。針對這樣的情況,學習時采用專題的方法,將相關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做到對知識的梳理以及記憶,可以找到事件發生的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本次,我將以“新中國以來土地制度改革”作為專題,為大家帶來關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相關考點講解。
封建社會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重農抑商的思想也一直伴隨著封建時期。農民,作為封建社會人口最多的群體,他們往往更加關注土地問題。毛澤東同志就曾經提到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而農民的首要問題又是土地問題。可見,土地制度改革是與廣大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的土地制度改革經過了四個階段的變化。
一、土改運動。土改運動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已經在當時的中國解放區開始實施了,讓農民獲得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不僅滿足了人民的需求,還激發了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的熱情。新中國成立以后,1950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以法律的形式將封建地主的土地變成了農民的土地,1952年底,土改運動基本結束,存在于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地主所有制被廢除。
二、三大改造之農業合作化。新中國成立后,社會處于新民主主義社會,這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為了轉向社會主義。我國從1953年開始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其中農業的改造就是采用逐步過渡的方式,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土地也由農民所有制轉變為集體所有制,之后開啟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三、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為了進一步完成對農業的建設,我國開啟了人民公社化運動,但這個運動嚴重背離的農業發展的科學規律。
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內的改革就是從農村開始,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干”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民探索了一條屬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土地所有權仍歸集體,但農民有了承包權和經營權。這個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符合了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狀況。
新中國以來土地制度的改革就是這四個方面的內容,接下里將與大家結合考題一起進一步深化學習。
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各時期的土地政策,表述有誤的是()
A.1950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B.1978年,小崗村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河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土地所有權仍屬于農民
D.我國曾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艱難探索
【答案】C。解析:C選項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農民有承包權和經營權。故本題答案為C。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最初在安徽()發展的。
A.鳳陽 B.定遠 C.懷遠 D.阜陽
【答案】A。解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現在一項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最先是由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戶農民按下了手印,將村里的地分開承包,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本題答案為A。
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信息歡迎關注新公教育-重慶人事考試信息網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