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招聘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常常會考到廣大學員就是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其中,中國的文學知識占比較大,尤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史書,說到這個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史,它是描述了從中國傳說中的黃帝到明朝崇禎帝的歷史事件。其中,前四史是我們在考試中比較容易考查到的,因此接下來給大家總結(jié)一下有關(guān)于前四史的知識點。
(一)《史記》
《史記》,亦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分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本紀”是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shù)民族的傳記;“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fā)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jīng)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nèi)容。《史記》是后世人了解當時歷史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上自西漢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歷史。作者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其與父親班彪、弟弟班固,合稱為“三班父子”。全書包括紀12篇、表8篇、志10篇、傳70篇,共100篇。
(三)《后漢書》
《后漢書》是中國的一部紀傳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東漢195年的史事,因前有班固的《漢書》描述的西漢時期的故事,所以把其稱之為《后漢書》。作者是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全書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
(四)《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一部紀傳體國別史,記載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國的歷史,作者是西晉史學家陳壽。這本書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jīng)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guī)范。但是對于后世了解這段歷史意義重大。后人也有在這個基礎(chǔ)上做的一些創(chuàng)作,比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對于前四史內(nèi)容的考查,一般情況下考查較多的市前四史著作和作者對應關(guān)系,以及《史記》,除此之外就是文學體裁、前四史里面包含的具體內(nèi)容等,希望通過本文能讓大家對于中國前四史的內(nèi)容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幫助大家能夠掌握這部分知識。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