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不管在哪個地區,皮亞杰這個人物都是常考知識點之一,其中,對于皮亞杰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發展觀和認知主義發展內容,二是在學習理論中對于代表人物和主要觀點的考察,三是關于學生的品德發展的幾個階段的區分。其中,尤其是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考察的頻率最高。下面我將針對皮亞杰最常考到的知識點進行簡單地匯總。
一.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教育
建構主義發展觀
在建構主義發展觀里面,皮亞杰主要區分了幾個概念,他認為,人的知識來源于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基礎。所以人在通過動作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叫做圖式。而人類所有的心理反應歸根結底都是適應,適應的本質在于取得集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適應分為同化和順應。
同化是指有機體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景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示或認知結構中。比如:先學習水果,再學習蘋果,就不用改變對水果的認知,直接把蘋果整合到對水果的認知當中。
順應是指當有機體不能利用原有圖示接受和解釋新的刺激時,其認知結構發生改變來適應刺激的影響。比如:先學習水果,再學習榴蓮,要想理解榴蓮的概念,就需要改變原來對水果的認知,聞起來是香的是水果,聞起來是臭的也是水果,所以需要改變對水果的認知來接納榴蓮這個新概念。
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機體和環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變行為以重建平衡。個體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建構和完善認知結構,實現認知發展。所以,對于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發展觀可以簡單地歸結為: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杰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a通過感知覺和運動之間的關系來獲得動作經驗
b低級的行為圖示
c獲得客體永恒性(9-12個月)
前運算階段(2-7歲)
a運用言語和較為抽象的符號代表所經歷的事物
b泛靈論
c自我中心
d思維的不可逆性、刻板性
e尚未獲得物體守恒的概念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a獲得物體守恒
b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但還不能進行抽象思維
c獲得思維的可逆性
d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征
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
a思維以命題的形式進行的,并能發現命題之間的關系
b能夠進行假設思維,采用邏輯推理、歸納或演繹的方式解決問題
c能夠理解符號的意義、隱喻和直喻,思維發展接近成人水平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代表人物:皮亞杰等)
1.知識觀:動態性、情境性和學生的主動建構性
2.學生觀: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學生經驗世界的差異性
3.學習觀: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情境性
4.教學觀:促進學生知識經驗“再生長”的過程
三.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對偶故事法)
1.前道德階段(1-2歲):無任何道德意識階段
2.他律道德階段(2-8歲):這一時期又分為兩個階段:(1)自我中心階段(2-5):特點是單向的,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義。(2)權威階段(5-8):以他律的、絕對的服從權威為主要特征。
3.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以“平等的觀念為主要特征,重視人行為的內在動機,以內在的標準判斷道德行為的好壞。
4.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后):開始出現“利他主義”。
試題展示:
1.“應當給學生提供具體的東西,以便他們發現自己的認知結構。”這一主張是由心理學家( )提出的。
A.奧蘇伯爾 B.皮亞杰 C.斯金納 D.布魯納
1.【答案】B。解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的知識來源于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嬰兒通過對物體的抓取、擺弄等動作獲得關于物體的知識,從而認識物體。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系。斯金納認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布魯納觀點是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并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2.小麗根據他人的具體情況,以平等的標準,在同情,關心的基礎上對學習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進行判斷,根據皮亞杰的理論,小麗的道德發展屬于( )。
A.自我中心階段 B.權威階段 C.可逆階段 D.公正階段
2.【答案】D。解析:公正階段的兒童,基于公正感做出的判斷已經不再是平等基礎上的法定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將規則同整個社會和人類利益聯系起來,形成具有人類關心和同情心的深層品質。小霞在同情和關心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和生涯中的道德事件進行判斷,已不是平等基礎上的法定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具有關心和同情心的深層品質。
3.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中,教師不是簡單的知識呈現者,學生在頭腦構建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的是( )。
A.學生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 B.呈現自己的經驗背景
C.傾聽學生們的看法 D.洞察學生們的想法由來
3.【答案】ABC。解析:由于知識的動態性和相對性以及學習的建構過程,教學不再是傳遞客觀而確定的現成知識,而是激活學生原有的相關知識經驗,促進知識經驗的“生長”,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活動,以實現知識經驗的重新組織,轉換和改造。故此本題選擇ABC。
4.皮亞杰關于認知發展階段的論述中認為,在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認識特征是( )。
A.守恒概念的出現 B.理解和命題之間的關系
C.需要具體事物支持的邏輯思維 D.去自我中心主義
4.【答案】ACD。解析:皮亞杰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有順序不變的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其中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特征是:獲得守恒概念、能憑借具體事物或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但沒有抽象思維的能力。故此題選ACD。理解和命題之間的關系應為形式運算階段。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教師招聘之教師職業素養例題
下一篇:教師招聘:人格類型理論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