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衛生學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進行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相對簡單,容易拿分。因此大部分考生對衛生學的內容不夠重視,導致易在細節上出錯。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幼兒運動系統的特點與保育這一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吧。
一、知識梳理
1.骨骼
(1)前囟門1.5歲才閉合;一只手有8塊腕骨,大約10歲左右完成骨化;脊柱是人體的主要支柱,從上到下有四道彎兒;幼兒從高處往硬地上跳,可能傷著骨盆的骨頭,發生骨盆變形。
(2)需要鈣磷為原料
(3)需要維生素D,幫助鈣磷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4)骨頭中有機物含量相對較多
兒童骨頭中有機物與無機物比例為1:1,而成人的為1:2。無機物賦予骨骼硬度,有機物賦予骨骼彈性。由于兒童骨頭中有機物含量相對較多,所以兒童骨頭彈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彎曲變形,還可能出現折而不斷的現象,成為“青枝骨折”。
2.肌肉
(1)容易疲勞
(2)大肌肉發育早,小肌肉發育晚
3.關節和韌帶
(1)關節牢固性較差,易脫臼
(2)腳弓不結實,易成扁平足
二、例題鞏固
1.不要用力牽拉幼兒的手臂以防脫臼,這是因為幼兒的( )。
A.骨韌性強 B.骨硬度小
C.肌肉比較疲勞 D.關節周圍韌帶不夠結實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幼兒運動系統中關節牢固性差的特點。幼兒關節的牢固性差,在過猛的外力的作用下,容易脫臼。故選D。
2.注意避免幼兒從高處往堅硬的地面上跳。因為這樣做易發生( )。
A.脫臼 B.腦震蕩 C.視網膜脫落 D.骨盆變形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幼兒運動系統中骨骼的特點。嬰幼兒的骨盆與成人不同,還沒長結實,在蹦蹦跳跳時,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兒從高處往硬地上跳,就可能傷著骨盆的骨頭,使骨盆變形。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