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對教育的動力作用。具體地說,科技對教育的作用表現為:
1.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了教育者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影響到他們對教育內容、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也會影響到他們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教育過程中教育機制的設定。
2.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
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廣泛運用,使教育對象得以擴大;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使教育活動遵循這種規律,提高了教育質量。此外,科學技術的每次革新都極大地促進了受教育者數量的增長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3.科學技術能夠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更新要求學校培養的人必須掌握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科技知識和生產技能。
科學技術影響和制約著學校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4.科學技術影響教育技術
科學技術可以滲透到教育活動的所有環節中去,為教育技術的更新和發展提供各種必要的思想基礎和技術條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上開始采用大量的新科技產品。這些新科技的應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教育的普及和大眾化。
二、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再生產
教育對科學創造的成果加以合理的加工和編排,傳授給更多的人,尤其是傳授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能夠掌握前人創造的科學成果,為進行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打下基礎。
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科學的體制化是指出現職業的科學家以及專門的科研機構去開展科學研究。只有在教育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科學的體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
教育者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直接從事科研工作,這在高校里尤為突出。據1986年統計,美國40%的科學家被大學聘用,美國大學擔負了全國基礎研究的60%,應用研究的15%。聯邦德國的大學則承擔了全國基礎研究的75%。在我國,全國共有800多所高校承擔有科研任務。
4.教育促進科研技術成果的開發利用
科學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豐富了科學技術的活動,能擴大科學技術的成果。如多媒體技術、電腦軟件技術在教育上的廣泛應用,對推進相關科學和技術的研究有直接作用。
【同步訓練】
1、影響受教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的因素是 ( )
A、政治經濟制度
B、科學技術
C、生產力
D、文化
答案:B
2、教育能推進科學的 ( )
A、制度化
B、系統化
C、體制化
D、全面化
答案:C
3、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進步
C、生產力發展水平
D、產業革命
答案:B
4、科學知識再生產的主要途徑是 ( )
A、學校教育
B、調查研究
C、職業培訓
D、社會研究
答案:A
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促使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主要的途徑是 ( )
A、學校教育
B、高新技術的應用
C、科學理論的產生
D、完善的社會制度
答案:A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