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能的作用
技能不僅能夠對活動進行調節與控制,而且還是獲得經驗、解決問題、變革現實的前提條件。
2.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
(2)操作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實際再現出特定的動作方式或行為模式。
(3)操作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4)操作熟練
操作的熟練指所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動化。
3.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1)準確地示范與講解;
(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定而清晰的動覺。
4.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
(1)加里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
前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一是動作的定向階段;二是物質與物質化階段;三是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四是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五是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經過三個階段,即認知階段、聯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
(3)我國教育心理學家通過教學實驗,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5.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擬
我國心理學界一般認為,用心理模擬法來建立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需經過兩個步驟,即創擬確立模型和檢驗修正模型。
6.心智技能的分階段形成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階段也就是使主體掌握操作性知識(即程序性知識)的階段。這一階段相當于加里培林的“活動的定向階段”。
(2)原型操作
所謂原型操作就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3)原型內化
所謂原型內化,即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
7.心智技能的培養要求
(1)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3)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言語。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