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概念
(1)我國最早把“教”和“育”聯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盡心上》對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教育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3)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育”才被正式用來言說教育。
2.教育定義
廣義:指增進人們的知訓、技能和身體健康,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所有活動。廣義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
狹義: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們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3.學校教育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學校教育: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包括三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4.簡述各構成要素在教育活動中的地位?
教育者:是從事學校教育活動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加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其中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時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響:是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極其聯系得總和,它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5.為什么說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1)教師承擔著傳承人類文明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任;
(2)教師受過專門的職業訓練;
(3)青少年處在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
6.簡述學校教育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從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選擇教育影響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教育影響的過程。
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教育的過程是受教育者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和主觀愿望選擇教育影響,并將教育影響內化為自己的身心發展內容的過程。
7.學校教育制度概念?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8.簡述學校教育制度的產生和歷史發展(基本類型)?
(1)雙軌制學制(19世紀歐洲);
(2)單軌制學制(19末20初世紀美國);
(3)分支制學制(20世紀上半葉前蘇聯);
(4)我國是有單軌制發展而來的分支制。
9.試述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 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10.教育的歷史發展(分為哪幾個時期)?各個時期的教育有什么特點?
(一)古代教育:
(1)原始形態的教育(特點):(1)教育是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的。(2)教育沒有階級性。(3)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
(2)古代學校教育(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2) 教育具有階級性和等級性。(3) 教育內容偏重于人文知識,教學方法傾向于自學、對辨和死記硬背。
(二)現代教育:
(1)現代學校教育(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2)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3)教育的科學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2)學習化社會的終身教育(特點):(1)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之中;(2)社會能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提供適當的教育。
11.資產階級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國民教育體系?
(1)國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統,加強對教育的控制;
(2)普遍實施義務教育;
(3)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12.試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
(1)教育終身化;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術現代化。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