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廣義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德育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狹義專指:學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
德育特點:(1)社會性;(2)歷史性。
德育意義:
(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
(3)德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徑。
2.德育的構成?
(1)道德教育;(2)政治教育;(3)思想教育;(4)法制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過程的概念與構成要素?
概念:德育過程是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規律,對受教育者有目的也施加教育影響,并引導受教育者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進其品德發展的過程。
構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內容;(4)德育方法。
4.德育過程的規律?
(1)是促進學生的知,情,意,行互動發展的過程。
(2)是組織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的過程
(3)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各級轉化的過程。
(4)是一個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5.德育原則概念?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6.我國中學德育的主要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
(1)導向性原則
a.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b.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
a.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b.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c.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與嚴格要示相結合原則
a.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b.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c.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堅定不移地貫徹到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a.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b.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
c.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做好銜接工作,以確保對學生的教育前后連貫一致。
(5)因材施教原則
a.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
b.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c.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