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課堂里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叫做課堂氣氛。它是教學過程的軟情境。
3.智力測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智商,簡稱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4.我國教育心理學家主張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行為規范的學習。
5.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備課、上課、作業檢查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6.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
7.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8.我國的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9.《學記》是根據今人的考證是戰國末期樂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經典巨著。
10.在教學史上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權、班級授課權、分組教學和道爾頓制等。
11.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問題叫作:道德兩難。
12.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
13.教學過程中領會知識,包括使學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14.古希臘著名教育家柏拉圖的著作是《理想國》,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頭。
15.亞里斯多德歷史性貢獻是他首次系統闡述了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16.昆體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術原理》。
17.從雅典教育的課程內容看,他們非常重視體育、智育、和美育,史稱"和諧"發展的教育"稱他們開設的主要學科(文法、修辭、辨證法、幾何、天文、音樂、算術)為自由七藝。
18.唐代教育有:言學、么學。言學分為:中央官司學和地方言學。
19.中國封建社會的三大學校典型:言學、私學、書院。
20.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學會調適,第二是尋求發展。
21.學生的學習就其學習內容來說,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掌握;二是解決能力和創造性的發展;三是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的培養。
22.個體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部過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斷向積極方面變化的過程,稱之為:個體身心發展。
23.教師的個性、情緒、健康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品質等統稱為:教師人格特征。
24.學生的學習要以間接經驗為主,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25.教育一詞最早可以在《孟子,盡心上》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6.古代教育包括:奴隸制社會教育、封建制社會教育。
27.古代教育發展的首要事件是作為教育的專門機關:學校的產生。
28.教師的來源是我國夏、商、周時代的:師氏、保氏、大司樂、大司徒。
29.我國最早的學校是在夏代,是時稱為:校、庠、序。
30.一般來說,在師生關系中有幾種典型的模式,它們分別是放任型,專制型,民主型。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