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技是科學和技術的簡稱。
3.乳兒期(出生至一歲),嬰兒期(一至三歲),幼兒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
4.1999.6.13中央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國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5.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
6.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要在二級乙等以上標準。
7.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當具備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三個基本特征。
8.學生性格差異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異和性格的類型差異。
9.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三種主要成份。
10.自我認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心理特點、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會價值的自我了解與自我評價。
11.焦慮癥是一種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
12.品德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13.從眾是指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
14.教育目的和教育價值是由教育價值決定的。
15.教育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個人價值。
16.阿德勒提出性格的優越與自卑類型劃分。
17.“自私與秉公、勤勞懶惰、自負與自卑”是態度性格特征描述。
18.美育是對受教育者的審美觀點、審美能力的教育。
19.學制是學校教育制度的簡稱,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的學校體系,它規定了各級各類的學校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
20.節假日補課是國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種非法行為。
21.CLPP評價模式是由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四個步驟級成。
22.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綜合性、可操作性及靈活性。
23.壬戌學制借鑒的是美國學制。
24.戰國后期,《禮記》中的《學記》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
25.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26.參加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27.課程從廣義上來看,是各級各類學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科目及其進程的總和。
28.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強未成年人法制觀念。
29.《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
30.《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