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
3.蘇聯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把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屬。
4.“雙基”是指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
5.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
6.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反饋和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包辦代替。
7.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
8.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三種。
9.常用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①講授法;②談話法;③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演示法;②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①練習法;②實驗法:⑧實習作業法;④實踐活動法。
(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發現法。
(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欣賞教學法;②情境教學法。
10.美國布魯納的《教育過程》的主要思想是結構主義和發現法的教學方法。
11.蘇聯蘇霍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其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
12.義務教育是依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是一種強制性教育。
13.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
14.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校培養未來人才的藍圖。
15.德育的途徑:思想政治課是特別的重要途徑,其它各科教學是最經常、最基本途徑。
16.教育的社會屬性有:永恒性、歷史性、相對獨立性。
17.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
18.體育的根本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
19.教師勞動的特點:(1)復雜性、創造性;(2)時間上的連續性、空間的廣延性;(3)長期性、間接性;(4)主體性、示范性。
20.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1)激發學習動機;(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這是中心環節;(4)鞏固知識;(5)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21.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理論: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22.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思想是啟發式和注入式。我們應當提倡啟發式,反對注入式。
23.活動與交往是形成學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礎。
24.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5.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四個基本方面。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