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里發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展。
3.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重要來源。
4.規范教學的形成,以德國赫爾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的出版為標志;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對規范教育學的發展則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5.古代印度宗教至高無上,教育控制在婆羅門教和佛教手中。
6.古希臘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國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則成為兩類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7.現代學校教育萌芽于文藝復興時期。
8.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國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統、實施義務教育、重視教育立法。
9.學校的辦學目標和辦學理想是學校文化的集中體現。
10.學校文化的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規范功能。
11.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12.1957年,毛澤東同志再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是我過提出的第一個教育方針。
13.學校教育的構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
14.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雙軌制學制、單軌制學制、分支制學制。
15.1902年我國頒布了第一個近代學制“壬寅學制”即《欽定學堂章程》;1903年頒布并正式實施了 “癸卯學制”即《奏定學堂章程》;1922年頒布實施了“壬戌學制”即現在的“六三三”學制,沿用至今。
16.教育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學科。
17.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中。教育主張“有教無類”希望把人培養成“賢人”和“君子”。教育內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詩》《書》《禮》《樂》《易》《春》《秋》。教學上強調“學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并重、博約結合、學以致用等教育教學原則
18.我國最早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戰國后期出現的《學記》。其中教學相長、啟發教學、師嚴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19.學校文化由觀念文化、規范文化和物質文化三部分構成。
20.觀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辦學指導思想、教育觀、道德觀、價值觀、思維方式、校風、行為習慣等。
21.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22.隋唐以后盛行科舉制度。
23.宋代以后,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四書”、“五經”被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北宋的程顥、程頤和南宋的朱熹)
24.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
25.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創立者,是現代教育理論的首要代表。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與改組”。教育觀點“做中學”,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目的與活動的統一、智慧與探究的統一。“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的教學思想。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