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這個知識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今天我們把階段性從其涵義、舉例及教學啟示三個方面一起分析下,希望對大家的備考能有所幫助。
1.涵義
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2.舉例
涵義中的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大家可以從以下角度理解,比如兒童早期,學前期,學齡期等階段的兒童的發展特征是不一樣的,再比如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年等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是不一樣的,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如:
(1)小學生的思維特征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中學生的思維特征主要是抽象邏輯思維,高中生出現辯證邏輯思維。不同的階段表現出不同的思維特點。
(2)學前期面臨的任務是建立起主動感,學齡期面臨的任務是建立起勤奮感,青年期面臨的任務是建立起自我同一性。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3.教學啟示
既然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發展特征,有著不同的發展任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需要教師把不同階段的學生分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即進行分階段教學,不能“一刀切”。
【經典題目】
1.“按學生的年齡特征對學生進行分階段教學”體現了身心發展規律中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方式是教學啟示反推規律。對學生進行分階段教學,是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發展特征和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個含義匹配的是階段性。因此選B。
2.身心發展規律中的階段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要( )。
A.揚長避短 B.因材施教 C.分階段教學 D.循序漸進
【答案】C。解析:本題的考查方式是已知規律考查教學啟示。階段性的規律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階段教學。因此選擇C。
3.( )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答案】B。解析:本題的考查方式直接考查規律的涵義。題干中的關鍵詞是“不同的年齡階段”,因此選擇B。
4.王老師原來在小學部任教,這學期王老師調到了初中部進行教學。但是王老師仍然用教小學生的方式教中學生,結果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下。王老師忽視了( )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答案】B。解析:本題的考查方式是通過例子來考查對規律的理解。題干中因為“小學生”“中學生”的發展特點是不一樣的,但是王老師卻用一樣的方式教學,陷入了“一刀切”的誤區,違反了階段性。因此選擇B。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下一篇:重慶教師招聘德育有方法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