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詩人寫時"只取一瓢飲";詩人性格、經歷各異,故同詠一物,詩歌主題可能有差異。但因文化積淀,不同詩人對同一"物"的吟詠,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詩歌具體的意境)
如王勃《詠風》"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來去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借"風"而起興,結句表達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在詩壇上引領風騷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義舉例】
松——傲霜斗雪,剛毅堅強,不畏艱難,高潔,正直、堅貞,不諂媚權貴。具有高風亮節。
梅——堅強,高潔、超逸、傲岸,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寫備受摧殘地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竹——虛心勁節,不隨流俗、不畏風霜、剛直不阿、寧折不彎、孤高剛勁。
菊——卓爾不群,堅強、堅貞、高潔、寧死不變節(如宋人鄭思肖《寒菊》地"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隱者形象。
蘭花———樸實與純真,不事雕琢,有卓爾不群、寧靜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純潔,君子似的風范,勇士似的氣概。也喻堅定不移地氣節和情誼。
3.寫景詩 ——"一切景語皆情語"
⑴寫法:
①寫景抒情——先寫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詩皆寫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別是注意常用地寄托某種情思地意象(景物)。
例: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全詩對仗工整,看是句句寫景,實則字字含情,情景交融。開頭兩句描寫明媚地春景圖,流露出詩人喜悅之情。后面兩句"千秋"與"萬里"相對,表現詩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地浩茫心緒,卒章見底,關鍵詞(詩眼)在"萬里船"。門外所泊是來自東吳地"萬里船"??墒窃娙藚s有船行不得,有家歸不了。只能倚窗見到千年不變地茫茫雪山,滿眼異地風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復河南河北,詩人就想"青春作伴好還鄉",可是一年已過,春天又至,詩人仍然淹留他鄉。于是喜悅之情隨著視線地轉移而消逝,代之而起地是無限思鄉之情,以至心隨白鷺和東吳萬里船俱往故鄉。最后樂景卻反襯了詩人地離愁別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