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春秋戰國時期為什么“私學”會興起呢?這就需要我們將其與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相聯系。“私學”發生的導火線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就是“禮崩樂壞”。眾所周知,西周時期,周天子實行分封制,他將眾多土地賞賜給有血緣關系或者立功的諸侯以此來穩固政權,而自己實際掌握的土地其實就很少了。諸侯們通過諸如戰爭、開辟荒地等手段,不斷地擴大自己占領的疆土。當他們占領的領土越來越大時,他們的實力其實就與權利不統一。因此,各諸侯逐漸有了自己當霸主的野心并走向了爭霸的道路。其中,率先有行動的便是鄭莊公。鄭莊公偷偷派人割了周王室的麥子并且不再定期朝拜周天子。鄭公的做法明顯違反了《周禮》對諸侯的規定,因此,周恒王率陳、衛等國討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抵抗,本次戰役史稱“繻葛之戰”。沒想到的是,本次戰役的結果是周王室敗北,從此以后,周天子威信掃地,王室逐漸衰微。
統一的奴隸制國家西周日趨衰落,禮崩樂壞,社會動蕩。當周王室連自己的統治都維持不了時,中央自然無暇顧及教育,官學逐漸衰微。與此同時,另一種風氣又逐漸興起,那便是“養士之風”。隨著周王朝沒落,原來西周的官吏到各諸侯國去謀出路,各諸侯國需要士為他們服務,爭相養士,士的培養也就成為迫切的要求。自此,私學應運而生。
與官學統一思想不同,私學興起更加地自由、包容。其根本特點就是每個流派都代表著不同階級或階層的利益,都持有自己的主張。各個學派為了培養自己的人才,向各諸侯宣傳各自的主張,求各諸侯采納,以擴大政治上的勢力。其中影響較大的便是儒、墨、道、法四家,到了戰國時期,養士的風氣有增無已,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自此,私學出現了繁榮的局勢。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于春秋戰國時間“私學”興起與繁榮的原因的認識。
或關注新公教育微信號(cqxgjy),及時掌握公考資訊!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