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基礎理論
第一節 教育目的與教育規律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定義、教育目的的結構與類型、教育目的的特點、教育目的的功能、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教育目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個人全面發展”的學說是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論依據。
我國的教育目的。我國的教育目的規定、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教育規律
教育規律的概念。教育規律同規律一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物(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的本質性聯系,以及事物(教育)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就是教育現象同其他社會現象或教育現象內部各結構要素之間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間的內在聯系。
教育與人的關系。人類的可教性、人性與教育、身心發展特征與教育。
教育與社會。社會要素與教育(第三節詳講),社會發展與教育發展:現代化與教育發展、信息化與教育信息化、知識經濟與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與教育改革。
第二節 教師與學生
一、教師
教師勞動的特點。勞動對象的復雜性、勞動任務的綜合性、勞動手段的主體性、勞動過程的創造性、勞動成果的長效性。
教師的工作價值與角色扮演。教師的工作價值、教師的角色扮演。
教師的素養及其培養。現代教師的素養、教師素養的培養。
二、學生
學生的本質特點。
學生的地位。學生的社會地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學生的發展。學生發展的含義、學生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概念、師生關系的表現形式、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第三節 教育與發展
一、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概述。人的全面發展的定義、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
影響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因素。遺傳素質、環境、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主導作用。
二、教育與社會發展
教育的社會制約性。生產力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科學技術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經濟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與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關系。教育發展是人才發展的先決條件。經濟發展是人才發展的必然結果。正規教育發展中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
第四節 德育的實施
一、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
幼兒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二、德育的基本原則
知行統一原則。
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
嚴格要求與尊重理解相結合。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的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三、德育的實施途徑
德育途徑指在特定的時間、空間開展德育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包括課程、團隊活動、校園文化、校外教育機構組織的校外活動、大眾媒體。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