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951111480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導語】新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整理出重慶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備考資料如下:加快經濟發展只爭朝夕,新農村的建設要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尊重農民意愿,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新公教育為報考重慶事業單位考生提供備考資料、輔導用書、真題講義、筆試課程等內容,歡迎各位考生加入備考QQ群951111480一起學習!
【背景材料】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
一是加快經濟發展只爭朝夕。胡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首次提出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的目標。結合目前同心鄉實際,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以務實的作風,實干的精神,打牢經濟基礎,開創通道經濟局面。
二是推動“城鄉一體化”時不我待。胡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三是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責無旁貸。胡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作為農村基層,必須加強鄉村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強化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和婦女小組長“三支隊伍”建設為核心,建立健全“三支隊伍”選用、管理、激勵、考核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三支隊伍”在社會管理過程的優勢和作用,有效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四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任重道遠。胡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并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必須要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加大在青年農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中的黨員發展力度;整頓軟弱渙散黨支部和黨小組;著力加強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和婦女小組長“三支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題目】近日媒體報道稱,一場讓農民“上樓”的行動正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進行。拆遷并鎮,無數村莊正從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消失,無數農民正在“被上樓”。談談你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并對如何進行新農村建設提出你的建議。
【解題思路】首先,要解讀一下什么是“農民上樓”,然后談談“農民上樓”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最后提出新農村建設的建議。段落層次要清晰。
【參考解析】
材料中“農民上樓”行動其實指的是土地整治整村推進,是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與城鄉建設用地置換結合進行的一種模式,主要是將分散的村落居民集中到一起居住。
各地積極推動“農民上樓”行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首先,能有效緩解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用地不足的問題,其次,可以節約用地,改變過去農民群眾不合理的用地模式,實現更合理、更科學的規劃性用地,減少了宅基地數量。即使是大部分置換出來的宅基地確實難以復墾重新成為農業用地,但是有一定量的置換出來的宅基地成功實現了復墾。最后,“農民上樓”行動是以“農民上樓”置換農民原有的宅基地,給農民帶來最實惠、最看得見的好處就是,農民可以以比較低的成本離開過去破舊的房屋,住進樓房,大大改善了農民群眾的居住條件。
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在“農民上樓”的過程中,存在了一些應該改進的地方。第一,有些地方在土地整治工作中作風強硬粗暴,政策落實過程中扭曲了政府的初衷,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第二,“農民上樓”后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樓房建設格局沒有考慮到農民的實際生活需要,沒有提供相應的飼養家禽和種植蔬菜的農耕用地。最后,在補償方面不夠合理,沒有滿足農民的基本需求。
我認為,建設新農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第二,搞好教育,提高農民科學文明水平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三農”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而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搞好農村和農民教育,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水平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第三,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第四,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農民上樓”一是要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本著自愿原則推進,不能“一刀切”,不愿意“上樓”的群眾不能強制“上樓”。二是“農民上樓”后的樓房建設格局要考慮到農民的實際生活需要,要保證農民生活便利,要保證農民家的雞鴨、農具等“住所”。三是補償標準要合理。閑置出來的宅基地,如果復墾,應當歸還農民群眾,如果更改成建設用地,那么上樓的農民群眾應當依然享受受益權。
建設新農村要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尊重農民意愿,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新農村是與時俱進的,沒有具體標準。因此,應避免搞不切實際的大拆大建,一哄而上搞運動。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穩定推進建設新農村。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面試資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