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政府出臺了一項政策,通過對基層干部手機定位的方式考核干部的走訪情況,通過走訪情況考察干部的業績,你怎么看?
1、在政策出臺的目的意義:我們要記住,政策無論是中央提出的還是地方提出的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政策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只是在方式方法上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妥,需要進一步完善。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問題:政府出臺的這項政策是否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有待考證,有哪些方面不妥。
3、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根據我們提出的問題來找解決措施。這里面措施可以在原措施上完善也可以針對問題提出新的措施。
具體如何來作答下面老師給你們列出了這道面試題目的答題內容:
政府通過對基層干部進行手機定位來考核走訪情況,其原因是因為我們部分干部存在“官本位”,走基層不到位的狀態,政府出臺這項政策確實可以實現對基層干部的監督,是一種監督手段的創新,但也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
1、手機是干部的私人物品,非工作時間進行監督會侵犯個人隱私。
2、定位可能造假,手機可以交由他人,且小范圍是否能精準定位,技術上還有待考量。
3、即使真的定位到了,也不能考量基層干部是否真的為百姓辦實事。這樣的手段可能會導致走過場,流于形式。
所以真正實現基層 干部“用心”走基層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
1、建立起完善的基層干部走訪管理制度,對于不能遵的干部要嚴肅懲處,通過紀律的形式加以約束。
2、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思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兩學一做”、“四個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提高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對走基層工作的重視程度。
3、暢通民意反饋渠道,發揮基層群眾的監督作用。通過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網站留言欄等形式,讓存在僥幸心理的基層干部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