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模擬試題】
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實現農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談談你如何為實現小康社會做貢獻。
【綜合分析】
一方面,這些年,我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超過1.3萬億斤,糧食供給總量充裕。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高枕無憂,要看到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還不穩固,種糧比較效益持續走低,一些潛在風險隱患不斷顯現。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字當頭,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
另一方面,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對于廣大農民群眾而言,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最直觀的感受還是實實在在的收入。這些年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增速持續超過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但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必須穩定現有渠道、拓寬增收途徑。
因此,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牢牢掌握主動權,更好發揮“三農”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作用。
【提出對策】
1.要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和支持力度,強化對地方的激勵約束。
2.要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穩定農民種糧基本收益,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3.要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保質保量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加大新農藝、新服務模式推廣力度,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4.要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加快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基地,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把依托農業農村資源發展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延伸的增收收益和就業創業機會盡量留給農民。
5.要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大援企穩崗工作力度,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不斷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