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當日零時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根據部署,2020年年底前,長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要完成漁民退捕,實施為期10年的常年禁漁。
【模擬試題】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對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1.分析政策目的。
(1)保護長江流域物種的繁衍和發展,避免出現諸如白鱀豚、白鱘等生物滅絕的事件發生。通過禁止捕撈,給長江流域物種以恢復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保護我國自然資源,讓長江重新換發光彩。
(2)養護魚類資源,保證漁業長期發展。禁漁十年,可以讓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得到恢復,重新達到可供捕撈的水平線上,增加漁業收入,延長長江流域漁業生存的年限。
(3)改善漁民生活現狀。長江流域魚類資源縮減,漁民收入普遍較低,部分存在貧、困、殘、病情況。禁捕期間,漁民上岸,更改職業,配合脫貧攻堅工程,改善生活境遇。
(4)恢復長江自然、航運生態。長期以來,廣泛存在的長江漁民大捕大撈,影響了長江流域污染工程、航運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的推進。十年禁捕,可以促進長江自然、航運生態的發展。
2、分析政策不足
(1)漁民上岸后的就業解決。長江流域漁民規模龐大,十年禁捕,部分身無長技的漁民上岸后如何就業,附近地區能否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是干系漁民生存、政策實現的主要因素。
(2)政策貫徹執行力的短缺。多年來,長江流域都有相關禁捕政策,一直未能貫徹主要是由于長江流域面積大、漁民多,相關部門人手不夠。十年禁捕,勢必會帶來更持久、更廣泛的執行力短缺。特別是幾年后,魚類資源短暫恢復,對退捕漁民的利益誘惑更大,管理難度更大。
(3)配套解決措施不完善。十年禁捕,只是改善長江流域魚類資源的措施之一,相關的污染治理、工程管理等措施,都是影響長江漁業資源的重要因素,配套措施不能同步跟上,仍不能解決長江自然生態受損的問題。
3、政策的完善舉措
(1)重點恢復珍稀物種。對中華鱘、江豚等珍稀物種,要采取人工繁育、擴大人工群體資源、強化就地保護、加強遷地保護和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使珍稀瀕危物種瀕危狀況得到明顯緩解。加大重要水域生態修復力度,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
(2)加強水域執法力度。重點水域配置一批漁政執法船艇、無人機和視頻監控系統,提升執法能力和效果。引導退捕漁民參與巡查監督工作,建立“護魚員”隊伍,配備必要執法監管裝備。
(3)探索長江漁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根據生態環境承載力和漁業資源恢復情況,適時組織研究新的保護管理政策,探索建立長江漁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