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怎樣能讓群眾安心“宅”在家?怎樣保障群眾的“菜籃子”不空?
為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外出、避免人群在商超聚集。某縣發改局積極發揮部門職能,聯合縣內三家大型商超共同推出“政府下單、群眾點菜、企業配送”抗擊疫情“菜籃子”送到百姓家門口服務機制。由各超市提供“你別出門,我來送菜,抗擊疫情,蔬菜配送”上門服務。為確保實現城鄉全覆蓋,在城區推出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方式;在各鄉鎮推行物資采購員線上統計、各商超劃片區供應、卡點負責人劃片配送至村民門口“零接觸”的“不見面”配送模式。
為確保蔬菜快速高效到達各鄉鎮卡點,三家商超劃片定責進行配送。為保障“菜籃子”的運輸,縣政府將疫情期間停用的公交車變成了“疫情防控蔬菜配送大篷車”,把“菜籃子”送進了各鄉鎮關卡。為保障將蔬菜盡早送至百姓家門口,各卡點安排專門的物資配送員進行配送。“菜籃子”穩了,老百姓的心才能穩。
【模擬試題】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買菜吃飯成為了很多家庭的難題。大家也紛紛各出奇招,小區的拼團購,私人的跑腿服務等成為了群眾在家解決吃飯問題的好辦法,但是安全保障仍難全面監管且覆蓋面窄,所以,當地政府積極發揮部門職能,聯合商超和電商共同推出“政府下單、群眾點菜、企業配送”抗擊疫情“菜籃子”送到百姓家門口服務機制。對此,你怎么看?
【評分參考】
1.背景:
疫情氣勢洶洶而來,但諸多家庭并未意識到此場“戰役”的嚴重性和持久性,所以囤貨問題成為了近期眾多家庭的難點。此種形勢下大家并未坐以待斃,私下拼團、私下找跑腿代購,看似緩和了部分家庭的飲食和生活需求,但是由于地區限制,所以覆蓋范圍較窄且安全問題仍存風險。
2.分析目的意義:
(1)集中解決群眾的生活和飲食難題,送到家門口也為群眾帶來了更大的便利;(2)有助于各大商超清庫存,解決其售賣難的問題;(3)由政府牽頭聯合商超和電商,覆蓋范圍廣,且貨源充足;(4)企業集中安排各卡點進行配送,統一監管下安全隱患降低,減少居民聚集購物導致的交叉感染、防輸入防擴散,且讓更多的工作人員有了生活保障;(5)政府出頭解決民生“小”事,可以在疫情期間進一步穩定民心,讓群眾安心在家;(6)借助了電商平臺,通過網上下單,線下配送的形式也是一種創新之舉。
3.可能存在的問題或阻礙:
(1)誠信的考量:由于不見面配送,所以缺斤少兩、質量問題有可能在推行期間出現;(2)覆蓋面的考量:部分群眾尤其是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APP平臺,不會線上下單;(3)監管的考量:由于所涉范圍較大,對于農超、配送員、配送流程和標準很難完全監管到位。
4.結合實際談措施:(1)商家要更有社會責任感,不發國難財,不惡意抬高物價和出售過期、壞損食物等;(2)對現有配送模式進行全面升級,一方面和當地熱門軟件合作,擴大配送范圍,豐富配送種類,另一方面供銷超市各鄉下店開展定期送貨上門服務,保證部分老年人的線下采購;(3)明確監管的主體,防止責任交叉。由當地發改局和市監局組成聯合督察組,自上而下的監督商家的商品質量和銷售流程;(4)企業本身在片區的配送環節上要做到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定期測量配送人員體溫,保證配送人員的基本醫療物資,比如:口罩、手套等;(5)擴大宣傳:除了由政府官網進行宣傳,也要牽頭社區在業主群和公眾號上及時推送,保證群眾的知曉率。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