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951111480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導語】重慶市人民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現已發布,新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整理此次公告內容如下,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切勿錯過報名時間。新公教育為報考重慶事業單位考生提供備考資料、輔導用書、真題講義、筆試課程等內容,歡迎各位考生加入備考QQ群951111480一起學習!
原標題: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6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更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
(一)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堅持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提高復工復產服務便利度,取消不合理審批,堅決糾正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集中資源優先支持支柱產業、重點項目、行業龍頭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和限上商貿企業復工復產,循序漸進帶動其他行業就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企業日常防護物資需求,督促其落實工作場所、食堂宿舍等防控措施。(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交通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商務委、市衛生健康委)
(二)加大減負穩崗力度。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企業,返還3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加快實施階段性減免、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減免期間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期限可順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重慶市稅務局)
(三)提升投資和產業帶動就業能力。實施重大產業就業影響評估,綜合評價重大產業、重大項目實施對就業崗位、就業環境、失業風險帶來的影響,鼓勵投資就業帶動能力強、有利于農村勞動力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產業項目。對部分帶動就業能力強、環境影響可控的項目,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加大環評“放管服”改革力度,審慎采取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措施。(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
(四)優化自主創業環境。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優先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個體工商戶以及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貸款額度由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合理降低利率,對優質創業項目免除反擔保要求。降低創業擔保貸款申請門檻,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人數與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占比,由20%下調為15%,超過100人的企業下調為8%。各類城市創優評先項目應將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小店經濟”、步行街發展狀況作為重要條件。對年新增創業主體較多、帶動就業效果顯著的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以及在疫情期間提供場租減免和創新性服務支持的載體,視其績效給予18萬—28萬元的補助。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首次創辦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正常經營1年以上,按企業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的20%給予創業補助,最長不超過3年。(責任單位: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金融監管局、重慶銀保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
(五)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預留自由市場、攤點群等經營網點。加快落實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平臺經濟相關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引導平臺企業放寬入駐條件、降低管理服務費,與平臺就業人員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保護等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支持勞動者依托平臺就業,平臺就業人員購置生產經營必需工具的,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加強新職業形態研究,完善從業者服務保障體系。(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務委、人行重慶營管部、市市場監管局)
二、引導農民工安全有序轉移就業
(六)引導有序外出就業。強化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農民工“點對點、一站式”返崗復工服務,加強省際勞務協作,建立健康互認、勞務互助機制,按照“分組編隊、行前建群、準備物資、出發簽到、途中銜接、抵達對接”方式,成規模、成批次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引導勞動者有序求職就業,及時收集發布用工信息,加強輸出地和輸入地信息對接,鼓勵農民工盡快返崗復工。對組織集中返崗、勞務輸出涉及的交通運輸、衛生防疫等給予支持。對協助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組織農民工跨省勞務輸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按200元/人的標準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局、市衛生健康委)
(七)支持就地就近就業。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織暫時無法外出的農民工投入春耕備耕,從事特色養殖、精深加工、生態旅游等行業。廣泛收集和發布本地用工需求信息,充分挖掘當地產業園區和服務業帶動就業潛力,通過崗位置換、就業推薦、技能培訓、托底安置、創業幫扶等方式,幫助農民工實現就近就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開展以工代賑工程建設,優先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湖北返渝農民工和低收入群體就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局、市農業農村委)
(八)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開展“就業援助月”“扶貧日專項活動”等就業幫扶活動,推動貧困勞動力就業意愿、就業技能與就業崗位精準對接。深化魯渝勞務扶貧協作,強化跟蹤服務,促進貧困勞動力在山東穩定就業。支持和引導更多企業因地制宜創建扶貧車間,重點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支持貧困勞動力返鄉創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加大對深度貧困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大型安置區的就業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委、市扶貧辦)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