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面試考實操,大家可能心中冒出的第一想法:“簡單”,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做這些操作呀!殊不知,日常工作中的“操作”和實操面試有很大的區別,日常工作中的很多習慣會成為考試中的致命失分點。今天中公教育的小編就帶大家來再次學習一下,我們近兩年的高頻操作--單人徒手心肺復蘇。
該操作為基礎生命支持技術,建立患者的循環、呼吸功能,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盡快促進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復。
操作中,首先進行人員、用物以及環境的準備,護士著裝整潔、儀表端莊,治療盤內放血壓計、聽診器、手電筒,紗布兩塊(放于搶救者上衣口袋內),必要時備一木板、腳踏凳。環境安全,屏風或隔簾遮擋。
準備完畢后,評估患者。輕拍重喚患者2次,“你怎么了”,觀察有無反應,觸摸頸動脈有無搏動,觀察有無呼吸,判斷時間<10秒。急呼他人協助搶救“快來救人啊!”,同時做看時間動作。
判斷完畢將患者置于硬板或平地上,取去枕仰臥位,解開衣領口、領帶、圍巾及腰帶。搶救按C-A-B順序進行。
胸外心臟按壓(C),站在或跪于患者一側,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壓部位,即胸骨中、下1/3交界處或胸骨中線與兩乳頭線的相交處;另一手以拇指根部為軸心疊于下掌之背上,手指翹起不接觸胸壁。雙肘關節伸直,依靠操作者的體重、肘及臂力,有節律地垂直施加壓力,使成人胸骨下陷5~6cm(既不少于5cm,也不超過6cm),兒童、嬰兒至少下壓胸部前后徑的1/3,兒童大約5cm,嬰兒大約4cm,然后迅速放松,解除壓力,使胸骨自然復位。每分鐘至少100~120次以上,按壓與放松時間之比為1:2,放松時手掌根不離開胸壁。
開放氣道(A),將頭偏向一側,檢查口腔,去義齒(口述:去除義齒、異物),打開用物箱,取紗布清除口鼻分泌物。開通氣道可采用的方法:仰頭提頦法,搶救者一手的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用力向后壓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示指、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上抬起;仰頭抬頸法,搶救者一手抬起患者頸部,另一手以小魚際部位置于患者前額,使其頭后仰,頸部上托;懷疑有頸部損傷者采用雙下頜上提法,搶救者雙肘置患者頭部兩側,雙手示、中、無名指放在患者下頜角后方,向上或向后抬起下頜。
人工呼吸(B):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在患者口鼻部蓋一單層紗布或隔離膜,搶救者用保持患者頭后仰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氣,屏氣,雙唇包住患者口部(不留空隙),用力吹氣,使胸廓擴張。吹氣畢,松開捏鼻孔的手,搶救者頭稍抬起,側轉換氣,同時注意觀察胸部復原情況;頻率在每5~6秒1次呼吸(每分鐘10~12次呼吸),在置入高級氣道之前,按壓與通氣之比為30:2。完成5個循環操作(約2分鐘),判斷呼吸、循環體征1次,按壓間斷不超過5秒。
最后,進行評價、記錄、整理。觀察患者瞳孔是否縮小,有無對光反射,(口述:頸動脈搏動,收縮壓>60mmHg,自主呼吸恢復,雙側瞳孔由大轉為縮小,出現對光反射,口唇、顏面、甲床皮膚色澤轉為紅潤,末梢溫暖,復蘇有效,進入下一步救治),記錄復蘇時間(看手表)。整理衣物,協助患者取復蘇體位,交代注意事項給予患者以及家屬心理安慰。整理床單位,洗手并記錄。起立,報告考官:“操作完畢”!
更多衛生系統事業單位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95111148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