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斷意識:
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并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務人員幫助搶救,并攜帶除顫儀。
3.判斷心跳、呼吸:
掀開棉被,解開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判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蘇,并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 胸外按壓(C):
(1) 準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臥,胸部下墊按壓板,墊腳凳。
(2) 胸外按壓30次(17秒完成)。
A. 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 手法:采用雙手疊扣法,腕肘關節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 深度:胸骨下陷≥5cm。
D. 頻率:≥100次/分。
5. 開放氣道(A):
(1) 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異物。
(2) 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托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后壓使其頭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并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6. 人工呼吸(B):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7. 持續心肺復蘇:
持續心肺復蘇,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蘇。
8.觀察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1) 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2) 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3) 觀察循環: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4) 判斷復蘇成功:繼續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9.整理、記錄:
(1) 撤按壓板,給病人整理衣服、頭部墊枕、蓋好棉被、安裝床頭擋。
(2) 洗手,記錄搶救過程。
四、注意事項:
1.2010(新版)CPR操作主要變化。
(1) 實施人員應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迅速判斷病人有無反應、呼吸及循環體征,評價時間不要超過10秒。
(2) 操作順序變化:由A-B-C→→C-A-B 即: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3) 保證胸外按壓的頻率和深度:頻率≥100次/分,胸骨下陷≥5cm,嬰幼兒按壓深度為胸部前后徑尺寸的1/3,約4-5 cm。
(4) 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將中斷時間控制在10秒內。
(5) 保證CPR效果: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醫護人員每2分鐘輪換施行者。
(6) 在條件許可下,要立即給予電除顫,在電擊前后要盡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每次電擊后立即以按壓重新開始CPR。
2. 心臟按壓方法:
(1) 按壓時手臂要伸直,垂直向下用力,不能彎曲,不要左右擺動。
(2) 不能撞擊式地猛壓。
(3) 向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等,保證胸廓完全回彈。
(4) 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得離開胸骨定位點,以免移位,但應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3. 觸摸頸動脈方法:
觸摸頸動脈位置要準確,用右手食指、中指觸摸病人氣管正中(男性患者可觸摸到喉結后)再滑向頸外側氣管旁開2指處觸摸頸動脈搏動。注意觸摸頸動脈不宜用力過大,以免壓迫氣道造成呼吸道阻塞,不可同時觸摸兩側頸動脈,防止頭部供血障礙。
4. 簡易呼吸器注意事項:
(1)呼吸面罩的尖端應朝向鼻部,不可放反,以保證通氣效果。
(2)正確掌握呼吸囊的擠壓方法,保證準確的通氣道,如球囊容量為1.5升,擠壓球囊1/3,通氣量約為0.5升。
(3)簡易呼吸器末端可直接與氧氣連接,如病人行氣管插管,可將簡易呼吸器與氣管導管連接。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