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663261430 | 備考課程:一年/兩年協議無限學
———————————————————————————————————
第一題:
簡述促進痰液排出的方法。
【參考答案】
可采取深呼吸、有效咳嗽、胸部叩擊、體位引流和機械吸痰措施來促進痰液排出。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適用于神志清醒,一般狀況良好、能夠配合的病人。指導病人盡可能采用坐位,先進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氣屏氣3~5秒,繼而縮唇,緩慢地經口將肺內氣體呼出,再深吸一口氣屏氣3~5秒,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對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傷口可用雙手或枕頭輕壓傷口兩側,使傷口兩側的皮膚及軟組織向傷口處皺起,可避免咳嗽時胸廓擴展牽拉傷口而引起疼痛。
(2)氣道濕化:適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采用濕化治療和霧化治療兩種方法。
(3)胸部叩擊:兩手手指彎曲并攏,使掌側呈杯狀,以手腕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迅速而有節律地叩擊胸壁,每一肺葉叩擊1~3分鐘,叩擊時發出一種空而深的拍擊音則表明叩擊手法正確。
(4)體位引流:適用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癥等有大量痰液排出不暢時。引流時原則上抬高病灶部位的位置,使引流支氣管開口向下。一般于飯前進行,如需在餐后進行,應在餐后1~2小時進行,每次15~20分鐘。
(5)機械吸痰:適用于痰液黏稠無力咳出、意識不清或建立人工氣道者。每次吸引時間少于15秒,兩次抽吸間隔時間應大于3分鐘;②吸痰動作要迅速、輕柔,將不適感降至最低;③在吸痰前、后適當提高吸入氧濃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癥;④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第二題:
體位引流的護理措施。
【參考答案】
(1)體位引流的概念:體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流入氣管、支氣管排出體外的方法,其效果與需引流部位所對應的體位有關。
(2)體位引流的方法和護理
操作前:
①引流前準備:向病人解釋體位引流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測量生命體征,聽診肺部,明確病變部位。引流前15分鐘遵醫囑給予支氣管舒張藥(有條件可使用霧化器或手按定量吸入器)。備好排痰用紙巾或一次性容器。
②引流體位:引流體位的選擇取決于分泌物潴留的部位和病人的耐受程度,原則上抬高病灶部位的位置,使引流支氣管開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隨重力作用流入支氣管和氣管排出。首先引流上葉,然后引流下葉后基底段。如果病人不能耐受,應及時調整姿勢。頭部外傷、胸部創傷、咯血、嚴重心血管疾病和病人狀況不穩定者,不宜釆用頭低位進行體位引流。
③引流時間:根據病變部位、病情和病人狀況決定,每天1~3次,每次15~20分鐘。一般于飯前進行,早晨清醒后立即進行效果最好。如需在餐后進行,為了預防胃食管反流、惡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應在餐后1~2小時進行。
操作中:
①引流的觀察:引流時應有護士或家人協助,觀察病人有無出汗、脈搏細弱、頭暈、疲勞、面色蒼白等表現,評估病人對體位引流的耐受程度,如病人出現心率>120次/分、心律失常、高血壓、低血壓、眩暈或發紺,應立即停止引流并通知醫生。
②引流的配合:在體位引流過程中,鼓勵并指導病人作腹式深呼吸,輔以胸部叩擊或震蕩等措施。協助病人在保持引流體位時進行咳嗽,也可取坐位以產生足夠的氣流促進排痰,提高引流效果。
操作后:
①引流后護理:體位引流結束后,幫助病人采取舒適體位,給予清水或漱口液漱口。觀察病人咳痰的性質、量及顏色,聽診肺部呼吸音的改變,評價體位引流的效果,并記錄。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