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無領導小組討論
無領導小組討論,就是指由一定人數的考生組成小組,在不指定領導者的情況下,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經過充分高效的討論,對話題形成統一意見的一種測評方式。從無領導面試的實施方式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在考生與考生的互動交流、對話題的討論中,考生的真實素養將會或直接、或間接的暴露無疑。這也是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特點之一—測查的真實性較高。除此以外,由于面試時間長、互動性強等特點,無領導面試還呈現出測查要素更為全面的傾向—除常規的綜合分析等核心能力外,團隊合作、傾聽、情緒控制等能力也能直接測查。
二、無領導小組討論應對策略
在考試中,無領導面試的話題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同時,考試現場由于組員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過程和結果,但即使如此,無領導面試仍有一定規律可循。
一是內容維度,從內容上來看,無領導小組討論出題形式多為排序類或多選類,即將給定選項按某一標準排序或從中按某一標準選擇多項的題目。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標準很重要,不論是排序還是多選,標準的立定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討論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們需要積累常見的劃分標準,如:輕重緩急、稀缺性、基礎性、重要性等;二、分類意識將幫助我們化繁為簡,一道討論的題目中,給定選項可能為8-12個不等,如果一個一個按照標準進行比較分析,效率不高,很有可能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形成統一意見,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分類排除的思想,這將減少比較的工作量。
二是過程維度,從討論過程來看,考生將會和不同的人就不同的觀點進行充分討論,各人思維、能力不同,會導致討論的激烈程度、充分程度也不盡相同。在如此差異化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把握一定的應對原則才能如魚得水。一、身份不做預設,對無領導小組討論有所了解的考生,都知道其中會出現“領導者”“記錄者”“記時者”等角色身份,而且樂于給自己立“人設”—“這一場我是…”,這種做法無疑是給自己強行加上框架,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場不指定角色的討論,因此上述角色是靈活的,隨時可以在考生間流動,所以切忌預設身份,限制自己發揮;二、強化目標意識,在無領導討論中,只有時刻牢記“充分討論后的一致看法”這一目標,才會發揮時間觀念、糾偏討論、適時妥協等討論技巧的真正作用;三、尊重和開放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決定我們在討論過程中的情緒呈現和語言表達,也影響著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效果和考官對我們的評價,如在雙方觀點相左時,我們能從對方角度承認其合理性,就會比一味強勢說服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無領導小組討論在內容和過程兩個維度的應對技巧,希望廣大考生有所收獲。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