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疫情迅猛襲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艱苦卓絕的人民戰爭中,孕育并誕生了偉大的“抗疫精神”。結合今年上半年各省市的面試考點來看,“抗疫”主題成為高頻考點,特別是“抗疫”的內核“抗疫精神”備受面試命題者青睞;那接下來就為各位考生重點剖析一下如何答好“抗疫”相關的題目;如何正確理解“抗疫”精神?
第一: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守望相助精神
面對疫情,在黨中央習近平主席的堅強領導下,統一指揮、統一部署,舉全國之力,組織26個省份對口支援,各省市統一行動,全國一盤棋,基層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發揮出強大執行力。各地紛紛成立“抗疫黨員先鋒突擊隊”,開展地毯式排查,構建了嚴格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
第二:壯士斷腕、戮力同心的大局精神
中央確定“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戰略策略,黨和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一方嚴管換來八方平安,局部的付出贏得全局的主動,這是大局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都曾飽含深情的說活:“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各省市在“抗疫”的過程中,也始終能夠以大局為重,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進而全力做好了“抗疫”工作,進而體現了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第三:逆行而上、救死扶傷的英雄主義精神
當病毒“魔鬼”襲來,一個個白衣天使、科技人員、解放軍戰士、黨員干部迎難而上,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逆行的身影成為抗疫前線最美的風景。其中,也涌現了很多最美逆行的典范:臨危受命、國士無雙的的鐘南山院士;連軸轉720小時不放棄一絲生的希望的ICU主任;用漸凍生命托起希望的院長;逆風而行、剪掉最美長發的最美護士;4天3夜單車返漢的基層醫生。正是這些最美的逆行英雄,不顧個人安危,先大家后小家,先集體后個人,發揚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救死扶傷的英雄主義精神,才保證了我們抗疫工作取得卓越的成績。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