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可以請病假,有事可以請事假,那么無心上班有情緒怎么辦呢?近期,在寧波一家企業讓員工“夢想成真”了。該公司設置“情緒假”,職工每月可以不說明理由帶薪請假一天,一線的員工請假,班長就可以批;班長請假,相關負責人就可以批。無獨有偶,近日河南省政府下發文件,特別要求要“對照安全檢查表,對作業環境、安全設施、生產系統、措施落實和作業人員的情緒狀態、健康狀況等進行檢查,及時排查治理作業現場動態事故隱患。”那么作為生產系統重要成員之一的城市公交,也成為了這一政策的直接受惠者,即公車司機不爽時,可理直氣壯的申請休“情緒假”。消息一出,便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由此可見,不管是生理假,還是戀愛假,抑或是情緒假,種種創新的管理方式都閃耀著以人為本的光輝。
【命題預測】
近期,寧波某企業每月給員工一天帶薪“情緒假”,申請假期的理由是“心情不好不想上班”,且請假流程簡單,無需補班。消息一出便走紅網絡,有人直呼這又是“別人家的公司”。對此,你怎么看?
【新公解析】
“上班的心情就像上墳”,這是當下年輕人對于工作心境的一種自我調侃。而寧波該企業能站在員工角度理解員工心情,并且大方放“情緒假”,不僅是用人單位管理的一種創新,而且彰顯了人性化關懷,值得點贊與推廣。
當下,社會節奏加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從基層干部到城市白領再到藍領搬運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非常常見,這也滋生了許多職工的負面情緒。如果負面情緒任其發展,不僅會影響到自身工作,而且還會影響到周圍人群,難以保證工作質量,甚至會釀成事故。因此,不管海南法院的給法官的情緒假,還是河南關注公交司機情緒,抑或是寧波企業給員工不開心不上班的權利,這些都是體現了用人單位以人為本。這一做法,一方面能夠尊重員工權利,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將員工的負能量消滅在萌芽中。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為工作對象服務,如服務行業的一位員工心情美麗充滿正能量會帶動周圍的同事,進而提升整體服務質量,可以營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政府形象。
然而有人認為“心情不好就不上班”難免過于任性,也可看出對“情緒假”的擔憂。一方面以心情不好為由不上班,會助長員工的懈怠情緒,不利于企業人事管理。另一方面“情緒”是一種較為隱私的個人心情表達,許多員工即使鬧情緒不想上班,也不愿將隱私的情緒曝光于大眾。
因此,為了讓現有的獨特“盆景”變成可以推廣的“風景”,還需將“情緒假”與用人單位特點和員工工種等相結合,以保障員工勞動權利和隱私權利,保證用人單位的正常生產與工作。第一,用人單位應更注重員工心理健康。一方面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在講座上重點闡述常見心理情緒問題及表現,并給出解決建議。另一方面注重員工團隊建設活動,定期開展爬山、球類運動等比賽,讓員工勞逸結合放松身心。第二,地方政府需實施保障性政策。在現有帶薪休假制度的框架內,盡可能鼓勵用人單位在合理安排值班保障工作的前提下,給予員工情緒假、幸福假等假期。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