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0.4%,低于2017年的84.8%,具體到不同年齡段,2018年0~8周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68.0%,低于2017年的75.8%;9~13周歲少年兒童圖書閱讀率為96.3%,較2017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14~17周歲青少年圖書閱讀率為86.4%,低于2017年的90.4%。
命題預測:
近日,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未成年人閱讀率下滑,究其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對于這一現象,你怎么看?
新公解析:
1.概括現象給予評價。
當下,國民對閱讀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卻逐漸下滑,背后反映的問題不只關乎讀書本身,本質上是一個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問題,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2.闡述未成年閱讀率下滑的危害。
(1)影響正確人生三觀的樹立。未成年人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尚未成熟,尤其是人生的三觀尚還未固化,模仿性強,容易受環境影響,對事物處于摸索和探究階段;
(2)影響“書香社會”的打造。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能夠提升國人的文化底蘊和自我涵養。一直以來,我們以具備理性思維的成人閱讀率來衡量閱讀情況,但從長遠來看未成年人閱讀率的高低才是檢驗“書香社會”是否形成的重要依據;
(3)影響我國文化自信的建立。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是一個浸染著書香的民族,不僅諸如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故事流傳至今,還有“腹有詩書氣自華”、“人不讀書,其猶夜行”等讓世人耳熟能詳的讀書名言。但不必諱言,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等零營養閱讀,讓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心浮氣躁,這不僅侵襲了中華民族的書香氣,也不利于我國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3.闡述未成年閱讀率下滑的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在電子閱讀、手機已經普遍進入家庭,不少孩子開始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網絡游戲等娛樂項目;
(2)家長的傳統觀念使然,未尊重心理發展規律。一些家長用成人視角來看待未成年人的世界,在偏見里沒能引導孩子去讀那些符合他心理年齡的東西,反而導致孩子喪失了閱讀的興趣與熱情;
(3)應試教育使然。應試教育仍讓青少年只顧課本,而忽略了平時的閱讀和積累。
4.闡述具體對策。
(1)家長合理引導與科學教導。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用好書,加強對書籍的選擇和引導,以孩子的視角和心理幫助選擇正確讀物;
(2)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父母要言傳身教,注重家庭閱讀氛圍的形成和建立;
(3)家校共育養成閱讀習慣。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未成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家校共育共同促進孩子成長和進步。
更多公務員考試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81082891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